】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家庭因房价触发的“门当户对”
http://www.CRNTT.com   2020-05-05 11:43:21


 

  由“融资买房”形成的“门当户对”

  根据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双方父亲教育水平均为高中及以上的夫妻比起其他夫妻拥有的住所数目要多0.16处,房产均价也高出约1290元。显示了门当户对的匹配确实在房地产市场上可以转化成更多的财富。之后我们进行了更为严谨的计量分析,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双重差分估计。

  我们的假说是:在房价上涨越快、首付压力越大的地区,双方由于融资买房而形成“门当户对”匹配的概率越大,表现为双方父母的背景更为相似。由于家庭调查中一般缺少原生家庭财物的统计量,我们采用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近似。定量研究发现若住房首付翻倍,配偶之间父亲的教育水平的相关性就上升 0.06。此外,房价增长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双方父亲教育年数的相关性就上升 0.02。类似地,对丈夫一方来说,若住房首付翻倍,母亲教育年数的相关性上升0.09;房价增长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母亲教育年数的相关性就上升0.02。为了进一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文章进一步采用“容积率”作为房产首付及房屋增长率的工具变量,结合双重差分发进行回归,上述结果基本不变。

  这种“门当户对”的匹配方式似乎古已有之,为什么现在特别值得关注呢?

  设想如果年轻人的收入增长赶不上房价增长,甚至天价首付已经不可能由年轻人的工资所能支付得起,那么只有借助各自原生家庭的积蓄来支付首付。在按照原生家庭财富水平进行匹配的模式下,财富水平高的家庭互相匹配,这相当于通过子女婚姻融资,跨越首付门槛,在高增长的房地产市场上获得收益,从而更为富有。而门当户对的匹配模式下,财富水平低的家庭互相匹配,更加远离高速增值的资产市场,成为经济发展中被甩下的人群,不仅无法分得经济发展的好处,由于缺乏投资途径,反而成为“重新洗牌”中受损的一方——他们少量的银行存款反而去补贴贷款买房而得到更多收益的富人。这也就是说,门当户对的匹配可能确实是古已有之,但是在当今房价高企相当于财富再分配的时代背景下就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产生极大的社会隐患,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