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时代的两岸新闻传播与交流
创办中国评论通讯社的想法是在2000年的时候诞生的,我将其定位为网络通讯社,属于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又称互联网媒体,其定义就是藉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媒体相对于早已诞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又是“第四媒体”。从严格意义上说,互联网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但是,直至2005年中评社正式诞生的时候,网络媒体在两岸还没有形成大气候,也没有多少人相信我们的以网络媒体沟通两岸的梦想真的能够实现,所以需要不断研究与实践。对于网络媒体在两岸关系中可以发挥新闻交流的作用,我在当时信心已经非常足,因为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论述,现回顾如下:
我们首先要确定,两岸一同进入了网络时代,进入了网络媒体迅速掌握社会话语权的时代。我当时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1、两岸的网络媒体受众人数已经成为新闻资讯受众的多数。也就是说,网络受众与平面媒体受众、电子媒体受众的人数旗鼓相当,甚至网络媒体受众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事实上,这三大类媒体的受众互有交集,网络当时看来不会完全取代报纸与电子媒体,但是,网络媒体受众对报纸的排斥化及疏离化态势十分明显。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成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祗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那时就被提出来。因此,2005年网络媒体的使用人数在大陆即将超过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台湾超过全部人口的二分之一的时候,中评社曾经响亮喊出:网络媒体在两岸就是大众传媒!
2、网络媒体的内核、形态、功能、传播力等各个方面当时都初步成熟,并且得到了公认。从早期的网络是什么?到几年前的网络做什么?到现在的网络媒体不是媒体是什么?不做媒体做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充分表明,人类新闻传播历史,在2005年的时候无可非议地进入了网络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