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防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溢出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21-12-30 10:27:27


  中评社北京12月30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21年,世界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衰退中曲折复苏,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11月美联储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尽管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未来一段时间仍将较为宽松,但最为宽松的阶段已经过去,为应对疫情冲击的资本盛宴开始退场,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正在形成。

  当前,一些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型通胀困扰,美国目前的通胀水平已达40年来最高,全球需求则因一些经济体的经济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降温,且疫情反覆带来的不确定性始终难以消除,可能拖累2022年增长预期。在抗通胀压力下,为确保经济软着陆,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有加快的迹象,以便在不影响经济周期的情况下控制通胀。因此,尽管此次市场因早有预期而避免过度反应,但美联储货币调整的溢出效应仍无法忽略。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除中国外,新兴经济体的整体非居民资金流入在11月底已出现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负值,未来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本外流冲击。尤其是当2022年美联储开始加息后,市场风险将逐步释放,更为强势的美元将对新兴市场货币产生较大压力,新兴市场资产也将面临阶段性调整风险,同时将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相对弱势的新兴经济体首当其冲。

  面对高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风险,一些新兴经济体率先加息,但过早过快加息抑制了经济复苏。在2021年连续七次加息后,巴西三季度出现技术性衰退,通胀却仍高达两位数,2022年面临滞胀风险,这加大了其未来应对更多流动性压力的难度。另有一些新兴经济体仿效发达经济体在疫情危机到来之时实施量化宽松,未来退出也需防范市场震荡。

  从政策调整对美国自身影响来看,目前其债券市场收益率已经较高,未来仍有可能上升。且如果美联储开始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和风险资产波动加大,处于高位的美国股市可能面临回调。而资产市场调整、财富效应消失、房地产挤泡沫,都可能拖累美国实体经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增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