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农业农村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01:11:56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据光明网报道,2月23日,国新办就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举行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吴宏耀指出,今年一号文件在耕地建设保护方面着墨较多,出台了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归纳起来就是“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

  保数量,就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重点就是“三个定”,一是定线。就是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二是定位。要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哪块地是耕地、哪块地是永久基本农田都要落到具体的地块上,要做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是定责,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并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提质量,就是提高耕地质量。一方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我们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同时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的地力等级。二是要抓黑土地的保护,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三是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的全程监管,确保补充耕地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真正实现补充耕地的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

  管用途,就是强化耕地的用途管制。一是对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要严格地限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二是对于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要严格地管控。三是对于耕地种植用途,要严格落实利用的优先序。刚才唐仁健部长已经说了,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以及饲草饲料的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