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着力解决新能源“立”的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22-06-11 14:43:57


  中评社北京6月1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1条政策举措,对新时代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全方位部署,对“十四五”期间形成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合力提出明确要求。

  自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以来,我国出台了较多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文件,但大多以解决各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为主。《方案》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份专门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综合性文件。在新能源步入无补贴发展新阶段,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这一政策安排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火电等传统能源相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既有清洁、低碳、可永续利用的特点,也有出力具有波动性、开发利用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等不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体系,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一位。当前,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无补贴发展、可与传统火电同平台竞争的新阶段。虽然新能源自身经济性不足的问题已得到克服,但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情况,仍然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突出问题。

  推进“双碳”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按照国家公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要实现翻番,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要超过50%,意味着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比重还要进一步提高。但是,若不能切实克服这些外部制约,让新能源充分“立”起来,传统能源就无法有效退出,能源低碳转型的步伐就会放缓。

  当前,围绕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堵点、难点,必须着力解决新能源“立”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