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深刻认识源头创新的实践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6:47:34


  中评社北京6月28日电/网评:深刻认识源头创新的实践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方力(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櫈,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源头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科技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着眼现实与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重塑新构创新理念,实现从效率改善到价值创造的转变。科学的创新理念是落实源头创新的基本前提。一是要不忘初心。源头创新的初心,就是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创新速度,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根本宗旨。这既是落实源头创新的内涵起点,也是落实源头创新的未来归宿。二是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坚持以市场科技创新需求和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加快科技资源配置整合优化、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价值创造。

  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落实源头创新必须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一是完善、优化、健全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不断优化中央和地方基础研究财政资金支出的规模、结构,还可以通过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设立基础研究基金,提高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二是推动基础研究平台落地。通过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和科研院所建设的进程,推动形成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并通过深化创新平台发展模式,实现创新资源由粗放分散到共享共用。三是培育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升级学科专业体系,瞄准基础研究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基础研究紧缺人才,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建设。四是布局基础研究设施,为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扎实支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