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大势所趋
http://www.CRNTT.com   2023-01-04 09:23:41


  中评社北京1月4日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打破边界,相互嵌入、衍生、转化、合成、赋能,形成具有更高效率、更高价值的新型产业形态。产业融合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型制造已经初步展现出强大的效能。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服务型制造研究院研究员刘树龙文章介绍,服务型制造是以制造为基础推动制造和服务融合的产物。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高度体现产业融合创新的新型产业形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这方面,服务型制造大有可为。
  
  发展服务型制造正当其时
  
  文章分析,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对企业提质增效、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需要看到,商业活动本质上就是围绕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推动产品制造和服务相互延伸进而融合,有助于改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使产业与市场的时空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更好释放消费需求。随着制造和服务渗透融合,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与互动、供给与需求的连接与适配也日益强化,供求之间的信息壁垒趋于消解,产业组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以精简,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潜在需求更易于显在化,新的需求市场和消费场景得以不断涌现。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发展视野更加开阔,对产品和服务融合的应用场景具有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加能够用集约、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多元、集成的技术手段及时响应市场需求。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二是有利于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产业链韧性强,一般是指产业链在应对市场扰动时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强。产业融合趋势下的服务型制造,能够赋予产业链以新的特征。服务型制造并非是企业间或者企业内部制造单元与服务单元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产业组织关系变革基础上,通过跨产业、跨产品、跨场景的供给侧有效贯通,使价值链得到相应优化。同时,服务型制造使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组织关系更加紧密,以产业链集约、精炼为特征,并趋向形成交错、多维、泛连的网络状结构,相应地增强了产业的高端连接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
  
  三是有利于中小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而服务型制造能够在产业组织重构的层面上改善中小制造企业的生存空间和成长空间。发展服务型制造,一方面,客观上要求大型制造企业突破传统产业关系,通过自身制造能力、供应链资源动员能力和市场对接能力的服务性外溢,帮助中小制造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进而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协同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服务要素的融入,使中小制造企业自身特点能够更为充分地展现,得以更有效地满足日益细分、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在其独立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得到加强的同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