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民营经济要坚定信心投身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09:06:37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电/“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正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多年来的中国经济奇迹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日报发表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志起文章表示,在近年的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一方面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对这一事涉根本的大政方针是非常清楚、非常支持的,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具体落实中存在力度不够、精度不够、温度不够等问题,尤其是在经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面临困境的大背景下,亟盼政策能够更加下功夫、见真章、求实效,有更多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了新态度、提出了新要求、进行了新部署,这一系列重大信号立刻受到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极大关注和坚决拥护。
  
  文章分析,一是中央态度十分鲜明。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针对当前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安排,而且对一些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重要原则问题进行了权威回应。民营经济的信心一半来自自身发展,一半来自国家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这是党中央对民营经济最坚决、最明确的回答和支持,对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非常及时且关键。我们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从中读到了中央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读懂了党中央强大的政治定力和不变的政策承诺,对于激发民营经济的创造性与活力、专注做好自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激励。
  
  二是政策要求十分清晰。民营经济一路走来成绩斐然,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如何进一步推动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制度和法律上,要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政策和舆论上,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产权保护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服务管理上,提出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些要求每一条都是针对当前民营企业的热点关切,是针对民营企业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发展进行的重点安排。这充分证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仅仅是一种宣示,而是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可期盼的实际改革举措。
  
  三是政策重点十分突出。民营经济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但不少民营企业也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多个行业处在深刻的转型压力中。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面压力和问题,提出“五大政策”加“六个统筹”,为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用好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达到“1+1>2”的效果,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会议要求,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这些重点领域政策的调整变化,正说明“两个毫不动摇”正在落实到方方面面,多放活水才能养好鱼,要为民营企业打开头顶上的天花板,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文章称,有理由相信,一个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