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春节申城有哪些文化习俗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4:59:41


 
  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更增添了节日喜庆。旧时,人们会在初一子夜时分到城隍庙去“烧头香”。一幅清代上海小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展现了人流如织的庙市景象——除却书场、茶寮、饮食店,这里露天设摊摆着扯铃、风鹞以及各种玩具,还有酬神演剧、杂耍、皮影戏等。到了元宵之夜,庙内灯市更是无比热闹。

  不仅能看到熟知的年俗,还能收获“冷门”知识

  通过此次展览,观众不仅能看到熟知的年俗,还能收获一些“冷门”的年俗知识,比如寻喜神、爆孛娄、走三桥等。

  寻喜神,上海人称“兜喜神方”——正月初一清晨,妇女们会结伴迎着新一年的喜神方走,叫“迎喜神”。清代《上海竹枝词》记录下当时的情景:“瞳瞳旭日上红墙,多少佳人理晓妆。戚畹招邀浑不应,大家争赴喜神方。”

  爆孛娄其实就是爆米花,是以前正月十三的一项习俗。上海城隍庙内曾有座“猛将祠”,祭祀“驱蝗之神”刘猛将。可能百姓认为蝗虫的天敌是鸡,而鸡最喜欢吃五谷,于是以五谷祭祀刘猛将。正月十三这一天,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爆炒米花摊,听到“喔!响啰”的叫喊声,好不热闹。

  走三桥是正月十五的习俗。旧俗女子元宵夜出外溜达可祛除百病,北京女子是“夜游寺观”或“摸正阳门钉”;江南多河流,城镇多古桥,因而演变为“走三桥”。曾经,上海县城面积仅两平方公里,但城里有肇嘉浜、方浜、侯家浜、薛家浜等许多河流,大小桥梁数十座。人们大多选择东门外方浜上的学士桥(又称陆家石桥)、长生桥和如意桥,象征升官、长寿、幸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