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名家笔下天星 谱出《倾城之恋》
http://www.CRNTT.com   2023-02-14 13:54:36


  中评社香港2月14日电/据大公网报导,自香港开埠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航空客运普及以前,旅客到香港或经香港中转再远航,主要都是乘轮船。旅客对香港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维多利亚海港,不少曾旅港的知名作家都对维港两岸留下不同的情感文字,记述了从船上眺望港九沿岸或码头的情况。

  张爱玲亲身经历

  在1930年代留下不少作品,如巴金的《旅途通讯》、《旅途随笔》、胡适《南游杂忆》、戴望舒《航海日记》等,都提到船上眺望香港所见。

  张爱玲也把本身经验化作《倾城之恋》中重要一幕:“白流苏决定在这里要为自己寻求一条出路。初到香港,这座城市便给了她一种别样的体验:好容易船靠了岸,她方才有机会到甲板上看看海景,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张爱玲说,这是个“夸张的城市”,描述的是30年代的维港码头景象。走过百年,世情不变,东方之珠越变越璀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