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博鳌亚洲论坛奏响团结合作时代强音
http://www.CRNTT.com   2023-04-01 08:35:16


 
  当今世界动荡与变革交织演进,发展与安全两大赤字凸显

  “不确定性突出,是当今世界的显着特点。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动荡与变革这两种趋势交织演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开门见山。

  俄乌冲突爆发,地缘政治危机阴影笼罩全球;能源成本高涨,供应链受阻,全球滞胀风险陡升;新冠疫情持续困扰世界,极端天气频发……身处百年变局下的动荡变革期,“当今世界怎么了,国际社会怎么办”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道重大命题。

  “从战争地区的动荡到国际市场的动荡,从社会变革到科技革命,世界变乱交织,发展与安全两大赤字更加凸显。”李保东说。

  主要机构的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相对疲弱,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今年1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处于急剧而持久的放缓进程之中,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估值由6个月前的3.0%大幅下调至1.7%,反映了主要国家激进的货币政策紧缩、金融条件恶化和信心下降。同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显着低于历史(2000年-2019年)平均水平3.8%。

  “疫情发生后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冲击。2020年世界经济其实是深度衰退的,当年是负增长3.1%,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因此都出台了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的政策,这些政策短期内确实有疗效,在一段时间内稳住了经济,但也为后续通货膨胀埋下隐患。”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分析,2021年全球通胀率已高达4.7%,2022年,随着经济运行秩序有所恢复,各国刺激政策陆续推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现象又凸显出来。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1%,远低于正常年份的增长,“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压力还是很大。”

  “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前国际上的各种分歧和矛盾,主要就是源于不同的利益关系。而要真正厘清怎样做才对自身长远有利,对世界整体有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保东说,对于如何看待和应对挑战,国际社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就相关问题进行开放包容的讨论,共同探寻解决方案。

  赵辰昕表示,尽管世界经济存在不少风险挑战,但要全面、辩证地看,不仅要看问题,也要看到光明的一面,“经济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不断深化,这些都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创造新的条件。”

  “亚洲时刻”点亮世界经济黯淡图景,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一种确定性?多位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的嘉宾认为,亚洲特别是中国的重要性在不断凸显。

  “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亚洲时刻’。”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3年度报告》指出,2023年,在世界经济放缓和全球化遭遇碎片化风险的大背景下,亚洲经济整体复苏步伐继续推进,区域生产、贸易、投资一体化和金融融合进程将加快,预计经济增速将达4.5%,成为世界经济暗淡图景中的亮点。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更是为亚洲和全球带来积极信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亚洲其他地区的产出就会增加约0.3%。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也表示,今年中国对世界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或将达到4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对世界而言就是贡献。”在3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分论坛上,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直言,中国的现代化对全球经济增长意义非凡,“从2007年、2008年起,中国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国,如果把中国刨除在外,全世界的增长图景会非常不一样,各个地方都会更加贫困。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的领导者、领先者。”

  马丁·雅克举了一个汽车产业的例子:“过去我走在北京或上海街头,看到的都是美国的别克,日本的丰田、本田。这次来中国,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而且大多都是中国本土制造的。有很多人预测,未来三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样印象深刻。“1977年,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乘坐的火车没有卫生间,列车途经的深圳也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先进的高铁,深圳的GDP比很多现代化国家还要高。”阿罗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要诀在于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愿景,有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意愿,以及承认技术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这几点之上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非常细致且深谋远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