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 
中评青年论坛:新形势下香港新动能
http://www.CRNTT.com   2023-12-12 00:14:05


 
  其次,我认为必须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安全法律,没有国家会对危害本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袖手旁观。当前,反中乱港分子的“软对抗”仍在继续,加之域外一些国家特别是其反华势力在不同场合诋毁香港国安法,企图破坏香港安定繁荣。这些言行不仅显出他们对香港国安法的认知极其狭隘,也能看出他们企图在这个方面打造话语陷阱,偷换概念蒙骗港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待这个问题,我们的确需要耐心和智慧去斗争。维护国家安全是香港整体社会的责任,香港全体市民应当遵守《香港国安法》和香港特区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其他法律。我认为,香港要看得清,想得明,有定力,认真做好自己的事,用更加繁荣、闪亮的香港来让世界各国人民看清楚真相为何。

  港人应对复苏经济有信心

  第二,是对当前香港整体经济发展的一些个人思考。总体来看,当前香港经济处于疫后复苏阶段,面临重大挑战也面临重大机遇。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近日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预先估计数字显示,香港经济再次出现收缩迹象,“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均不如市场预期,仅剩消费扛起经济增长大旗,且地缘政治因素和高息环境会持续一段时间,势必影响香港出口、全球供应链布局和资金流入香港。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直以来就是在起起伏伏中成长的,因此面对当下的挑战,香港更加不应消极,而是要更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

  个人认为,主要有几个重点可以进一步思考探讨。一、香港一直以来是享誉全球的国际贸易中心,但在当前国际贸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香港应重新思考定位,从传统贸易中心逐步向国际创科贸易中心转型。二、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仍有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魅力,应该充分发挥其区位和制度优势,展示说明香港的亮点,给内地、国外的企业在香港发展的“定心丸”。三、香港应继续扩大外贸朋友圈,应进一步增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参与度,并争取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还要持续探索加入其它区域经贸协定的可能性。四、从新的角度提高香港对全球游客的吸引力。过去香港对世界各地游客来说一直有“购物中心”、“美食天堂”的美誉,但现在更多游客关注人文历史景观的“深度游”,香港需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展示独有魅力。总体来看,要复苏香港经济,可做的事情有很多,港人对此应具有充分信心。

   香港对人才流失不必悲观 要聚焦如何留住人才

  第三,是对香港当前人才问题的一些个人建议。香港人才流失的问题在近年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整体香港社会不必对此悲观。举例来讲,李家超政府去年推出的“高才通”政策大受欢迎,就证明香港还是对全球人才相当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然签证易下但人才难留,接下来香港政府要聚焦的是打开大门“抢人才”之后,如何“留人才”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