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际海洋治理亟待完善
http://www.CRNTT.com   2023-11-26 08:42:49


  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电/日本从8月24日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先后排放了7788吨和7810吨核污染水。11月2日,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第三批约7800吨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抗议,但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仍然坚持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国际社会严重关切日本这种无视全球人类健康、破坏海洋生态的自私行为与严重影响,敦促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必须以科学、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吴怀中、陈祥文章表示,日本对外公布的排污计划看似“符合国际标准”,实则掩盖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其关键在于日方执行排污的过程是否做到严格的监督和数据的公开。
  
  文章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主要负责促进安全、可靠、和平利用核技术的国际组织,并不是评估核污染水对海洋环境和生态体系长期影响的专业性环保评估机构。日本当初邀请IAEA正是利用了当前国际海洋治理中存在的重大漏洞,用核技术开发组织来为海洋环保事件“背书”。加之IAEA在日本两年多的工作中,日本从技术层面对该机构进行了严密的封锁,造成IAEA难以审查日本是否提供了真实信息。
  
  从历史上的公害事件来看,日本政府曾对影响到国家和政府声誉的环保问题进行过遮掩。涉事的东京电力公司更是有着多次隐瞒、篡改核污染水数据的“黑历史”。早在“3•11”事故发生后,该公司曾一直辩称“堆芯损伤”,直到两个月后才首次承认“堆芯熔化”。2011年6月以后,东电公司曾多次声称没有新的核污染水排入海洋,而到2013年一系列核污染水泄漏事件曝光,才不得不承认有高浓度核污染水泄漏入海。2015年2月,媒体又曝出东电公司早在2014年4月就知晓有高浓度放射性核污染水持续排海,却一直未予公布。
  
  自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在舆论的不断追问下,一个封闭、共存共荣的原子能“商官学”利益群体逐渐浮出水面,日本媒体称之为“原子能村”。在这个小圈子里,东京电力公司、政府核能事业监管部门、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和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等,形成了利害攸关的紧密联系。
  
  从东京电力公司发生过多次迟瞒报事故、篡改关键数据来看,日本的核管理存在着混乱无序、对公众隐瞒欺骗的痼疾。IAEA认定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本身尚有许多细节并不完善,日本能否贯彻执行更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文章指出,国际社会和民众发问的不是排放浓度符合标准与否,而是对生态环境领域的长期影响。虽然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符合排放标准,但东京电力公司、日本政府和IAEA只关注了核污染水中当下的个别检测数据,实际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和应对核污染水排海以及放射性核素积累对海洋环境、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随着日本长期高强度地排放核污染水,这就意味着稀释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总体放射性物质总量将持续增加,势必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国际社会和民众关切的不仅仅是氚浓度,而是有必要对其他放射性物质进行检测。经过ALPS过滤之后的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9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但东京电力公司宣称,在每一轮核污染水排海开始之前都会检测核污染水中含有的30种放射性核素,重点强调了氚的检测。日本进行了“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舆论误导,在定期公布的检测结果中只分析了氚浓度,偶尔会发布铯-134、铯-137的检测结果。日本不能仅限于检测核污染水排海之后的氚浓度,而是要对影响人体健康和海洋环境的多种放射性核素进行检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