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之遇
http://www.CRNTT.com   2024-02-22 12:10:03


 
  丝绸之路不仅输送出丝绸、茶叶等诸多的中国物产,同时亚洲西部地区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风俗习惯不断交融。汉代以前,中国人习惯席地坐卧,褥垫下铺席,因此对应的家具以低制式为主,座位前放置比较低矮的几案。而西亚地区自古有使用桌椅凳之类高制式家具的传统,这在亚述浮雕和古波斯浮雕中有突出反映。两汉至南北朝时期,西亚地区惯用的桌椅凳等高制式家具沿丝绸之路逐渐传至中国,中国人席地坐卧的习惯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不过有趣的是,现在西亚地区的人普遍习惯席地坐卧,不知是不是中国传统的席地坐卧习惯也反向传播到了西亚地区,目前学界对此尚无讨论。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儒家礼乐崩坏,西北胡乐东来。继之,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大融合时期:一方面,西北少数民族仰慕中原儒家文化,学习诗书礼仪,向往儒化;另一方面,中原民族也接纳和喜爱西北少数民族的舞乐服饰,希望摆脱儒家礼仪的束缚。《后汉书·五行志》曰:“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通典》卷142记载,自北魏宣武帝(500—515年在位)开始,琵琶、箜篌等胡乐“铿锵镗鎝……洪心骇耳”,逐渐进入宫廷并成为宫廷音乐的主流,“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琴瑟古筝类的华夏丝乐不再独领风骚。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亚传入的箜篌、琵琶、唢呐等乐器引领风潮,并最终演变为中国民乐乐器。这次故宫的展览中,有一件名为“乐舞仕女图银钵”的银器颇为引人注目,它出自伊朗马赞达兰省,属于公元6至7世纪的器物。银钵外壁上的浮雕是乐伎们在演奏不同的乐器,有琵琶、笛子、长响板、风笛,这些乐器悉数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民乐乐器的一部分。

  2、丝绸与绘画

  波斯在萨珊王朝(224—651年)初期获得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之后,也发展起了自己的丝织业。北朝至隋唐时期,波斯生产的织物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市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大量被称为“波斯锦”的丝织物。在吸纳波斯风格特别是连珠纹装饰的基础上,中国工匠设计出符合中国本土审美的新式纹样。波斯织锦所用的纬线起花工艺从北朝起在我国开始普及,唐代以后,来自西亚的斜纹纬锦取代了中国传统的经锦,成为我国提花织物的主流产品。因此,丝绸生产技术沿着丝绸之路来回传播,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文明因互鉴而更加精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