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之遇
http://www.CRNTT.com   2024-02-22 12:10:03


 
  元青花瓷可谓是中国与波斯文化交流互鉴的杰出代表。青花瓷的烧制技术在唐代就已经基本成熟,只是采用的是中国本土青料,色泽不够透亮。中国元朝与波斯伊尔汗王朝之间交通往来密切,元青花瓷所用青料,是来自波斯卡尚地区被称为苏莱麻尼的钴土矿料,该钴土矿在13—14世纪大量开采出口到中国。这种波斯钴土矿经过焙烧之后色泽晶莹剔透。很快,从波斯进口的“苏莱麻尼青”替代了中国本土青料。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烧造贡瓷的“浮梁瓷局”,天下最优秀的制瓷工匠聚集在景德镇,促使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迅速发展。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品质上乘,成为继丝绸之后的贵重商品,大量输往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在伊尔汗王朝不赛因汗(1316—1335年在位)统治期间,元青花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西亚地区。据元代汪大渊着《岛夷志略》记载,当时元朝与46个国家或城市进行瓷器贸易。青花瓷的生产在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年)已成规模,不赛因汗在位期间,仅1329年—1331年三年里,派往中国的贡使就多达八次,元青花瓷甚至可谓是伊尔汗国专供品。现收藏在伊朗国家博物馆和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的元青花瓷器大多数都是属于伊尔汗国时期从中国进口的。彼时瓷器出口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波斯湾登陆,然后通过“古道驿站”建立起来的交通网络贩运到西亚各地。

  青花瓷器贸易在中国元朝与波斯伊尔汗王朝时期达到高峰之后,在随后的中国明朝与波斯帖木儿王朝时期依然处在巅峰状态。青花瓷器每每作为贵重国礼被明成祖朱棣赠送给帖木儿王朝的沙哈鲁国王。直到明万历年间,青花瓷器仍然是国之重礼。青花瓷的生产工艺采用的是中国成熟的釉下彩瓷工艺,然而其形制、纹样及装饰风格均受到波斯伊斯兰审美风格的较大影响。此次展览,在波斯展厅和中国展厅各展出有一件极其相似的青花瓷双手柄罐,其形体纹样几乎如出一辙,完全是西亚风格,均是15世纪中国明朝生产的青花瓷器,可见当时此类青花瓷器成批量生产。中国展厅另有一件属于明万历年间的青花瓷盘,其造型和装饰完全是波斯风格,但盘内底中央是一个中国的“福”字,瓷盘外壁上还有属于佛教的梵文字。此件器物可谓是中国—西亚—南亚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交流融合的杰出代表。

  波斯萨法维王朝(1501—1736年)建立后,国力大大增强,其陶瓷生产技术也得到大力提升,并从中国图案中获得灵感,生产出了新品种瓷器,对欧洲瓷器生产形成影响。阿巴斯国王(1587—1628年在位)对中国瓷器有着狂热的喜爱。传说,为了陶瓷生产,阿巴斯国王曾请来三百个中国陶瓷工匠,让他们和家属在波斯定居。值得一提的是,阿巴斯国王还在阿尔达比勒的先祖谢赫·萨菲陵墓旁修建了一座宫殿,里面集中了来自中国的最精美珍贵的瓷器,其中很多是元青花瓷,也有相当数量的明青花瓷,还有少量清代青花瓷器。现在,伊朗阿尔达比勒的祖殿是世界著名的中国青花瓷博物馆。此次波斯展厅展出了若干件阿尔达比勒祖殿收藏的中国青花瓷器,十分精美,其中一件人物花鸟纹青花碗,属于16世纪晚期的明代。该青花碗的风格完全中国化,不仅碗的外观造型是中国式的,而且碗外壁图案是一位中国女子坐在户外门边;还有一件矶红彩鱼纹瓷盘,也是纯粹的中国艺术风格,十分惊艶。这说明在青花瓷的制作中,尽管西亚形制和装饰风格的瓷器很多,纯粹中国风格的青花瓷器往往更胜一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