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西部农村的儿童心理健康资源更加紧缺
http://www.CRNTT.com   2024-03-30 13:49:10


 
  除了培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分队还会做一些拓展性的工作,比如走进学校,跟教师和孩子一起设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还可能针对不同的学校开展定制化志愿者服务。

  谢斌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分队的这些工作将会重点面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针对中西部农村地区,还应探索具有当地特色、容易被各年龄段、各类人群,包括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接受的心理健康科普形式与途径。

  谢斌介绍,还可以试点探索建设特色“心理友好校园”“心理友好乡村”。用丰富多彩的身心活动陪伴孩子在学校内外健康快乐成长,有效消除一些地区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与偏见、科学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消除校园欺凌等问题,激励各方尤其是孩子的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接诊了大量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后,谢斌说,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干预起来也需要多方协同:比如鼓励城市地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主动与农村地区政府、学校等合作,建立跨部门、跨机构(如学校、医疗机构等)的心理健康服务联盟,以及城乡衔接的绿色就医通道。

  最后,谢斌还建议,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来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增加远程亲子互动的机会,开展重点关注儿童的远程动态心理状况监测与分析,以及在线会诊、培训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