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网评:“图书外卖”打开服务新天地
http://www.CRNTT.com   2024-08-05 14:14:23


  中评社北京8月5日电/网评:“图书外卖”打开服务新天地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很多城市的图书馆推出“图书外卖”网借邮寄服务。读者线上下单借阅图书,并支付相应运费,即可享受送书上门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大众的阅读习惯,还是文化消费的市场生态,都已发生巨大改变。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想要更好发挥公共服务功能,扩大社会覆盖面,促进全民阅读,势必要对服务方式作出相应改变。

  “图书外卖”的出现,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量。如果市民距离图书馆较远,往返耗时耗力,再赶上心仪书籍借出,阅读热情难免受挫。如今,人们习惯了线上生活,网购、外卖已成日常,图书借阅也可以打开新天地。以外卖的形式拓宽图书借阅路径,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更契合大众在互联网时代的借阅习惯。

  只要读者愿意支付“图书外卖”费用,配送并不存在障碍。现实中,也有不少图书馆尽可能想办法减轻借阅者负担。比如,河北省图书馆和石家庄市图书馆推出“冀图邮书”微信小程序,提供两种借还方式,如果借阅者到邮政网点取送,则免费;如果要送上门或上门取件,只收取4元费用。在北京,首都图书馆的读者如果选择“还书到分馆”,无需支付快递费,预约分馆提书,同样免除费用。当然,作为新的服务方式,书籍资源如何高效流通,技术支持怎样跟上,服务怎样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等,仍需进一步探索。

  如今,不少图书馆都在拼颜值、拼创新,通过提升空间美感,吸引读者打卡。但更为关键的是,提升服务水平,厚植文化底蕴。让知识触手可及,让阅读无死角,才是吸引读者的法宝。无论是送书上门,还是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推出“深夜书房”服务,又或是书店、图书馆开进社区等公共场所,都打破了传统的阅读限制,让知识更高效地流动起来。借阅服务的本质是把书交到读者手里,以读者视角来看,借阅服务是否便利、人性化,成为评价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公共设施的开放、包容程度越高,相应的管理要求就越高。期待更多图书馆能够实现从“等待读者”到“走近读者”的转型,更好助力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希望更多公共服务单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