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金库”问题形成的根源和特点,以及呈现出的隐蔽性强等特点,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分析研判,寻找蛛丝马迹,推动问题治理。
“比如,有些消费以单位名义开具发票,但未在单位报销,可能是需要通过‘小金库’等渠道解决的不规范费用。”江苏省滨海县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实践中,从开而未支的“隐身票据”打开突破口,倒查“小金库”效果明显。
滨海县纪委监委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发票数据,比对某乡镇中学账目,发现部分餐饮发票未入账报销。调取银行卡流水后,发现该校会计向某酒店老板转账金额与未入账的税控发票开票金额一致,进而查实该校通过违规收取费用存入“小金库”,用于列支违规吃喝等无法报销的费用。随后,该校3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聚焦会计科目与实际收付款单位不一致、公款定向存款和购买理财产品等十类方式,江苏省盱眙县纪委监委统筹整合财政、税务、审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小金库”专项监督大数据模型,及时发现异常资金流动等疑似问题线索,提升发现和查处问题能力。
“小金库”成为滋生“四风”和腐败问题的温床,极易产生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违纪违法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从案件中拓展线索,顺藤摸瓜、扩大战果。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心小学校长兼宜陵镇教育助理朱军将企业给学校的赞助费15万余元用作“小金库”。在查处朱军案件时,该区纪委监委紧盯资金流向,发现区财政局、区教育局等单位相关人员存在违纪问题,先后对11名党员干部立案处理。
江都区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表示,将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一方面,持续保持严管严治高压态势,抓早抓小、抓长抓常,通过开展违纪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严明纪律和制度规定。另一方面,加强对重要岗位人员、敏感节点、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提醒,督促管理人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彻底堵塞“小金库”的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