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习近平历史机遇期论与两岸历史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8-09-03 15:30:34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维护、用好和延长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评社╱题:习近平历史机遇期论与两岸历史机遇 作者:郭伟峰(香港),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习近平对台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亲自参与解答中国是否还存在战略机遇期的问题。非常重要的是,习近平并不满足于重大战略机遇期的观念,他提出了历史机遇期之说,这是习近平的理论原创。在论及两岸关系的时候,习近平常常提醒两岸尤其是台湾要抓住共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习近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基本点,也是两岸机遇的判断基本点。此外要注意,“奥尔森陷阱”将导致台湾坠入最为被动的困局,也使得两岸机遇的步伐行之不易,这是在把握两岸机遇期中必须明察的重要问题。

  一、习近平对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

  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反覆强调要维护、用好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

  北京学者对于中国战略机遇期判断的产生与变化有基本勾勒:20世纪80年代关于国际局势的认识事关中国改革开放能否顺利“破冰起航”。1983年2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明确指出:“大战打不起来,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1985年3月,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时代主题的思想:“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认识可谓是中国领导人最早关于“战略机遇期”认识的雏形。90年代初期,在冷战结束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不友好的姿态,甚至爆发了严峻的台海危机(1995—1996年)。然而,中国领导人始终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积极申请加入WTO,逐渐融入到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中。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作出了“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当前,尽管中国的国际环境仍面临较多的“浅滩”和“暗流”,但推动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并不会停歇。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要抢抓“新机遇”的重要思想,因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①

  所谓战略机遇期,通常是指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契机,并对其国际地位、历史轨迹等产生长远和深刻影响的特定历史时期。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些国家正是站在战略高度,抓住发展机遇,成就了大国地位,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和经济版图。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中共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一个科学判断。

  因为十六大把重大战略机遇期预判为20年左右,而十六大是2002年11月召开的,现在似乎快要接近最后的时段了,加上客观环境在变化,自然会引发社会各界、国内国外的讨论。如专家分析的那样:“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环境越来越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加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下行态势不见探底,持续了数十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开始回落,国内国外一些人士开始不断调低对中国的发展预期,甚至对中国是否依然存在战略机遇期产生了悲观的判断。他们进行分析的背景、材料、现象或许是真实的,但作出的判断却是错误的。”②

  于是,中国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究竟还有多长时间?是不是就快没有了?没有了要怎样办?各种相关问题都提出来了,亟需思考与解答。

  为此,习近平亲自参与解答中国是否还存在战略机遇期的问题。2014年08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5年7月,习近平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迭加的严峻挑战。“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道。

  特别重要的是,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作出新的阐释。他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因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改变,成为了关注重点。习近平这一判断的重要性在于,稳定了中共的信心,也稳定了中国的民心。在发展中遇到新的问题发生的时候,能够继续做到在战略发展机遇期的范畴思考与解决问题,不慌不乱,信心百倍,有助于维护中国整体的和平发展速度与进度。

  有专家认为,在15世纪以来的500年间,中国错失了三次战略机遇期。第一次是15世纪的明朝中叶,第二次是19世纪的清朝末叶,第三次是在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5世纪开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战略机遇期。500年前的中国,在全球性的战略机遇期到来之际,虽有走向世界并开发世界之力,但却无拥抱世界之心。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生长为中国带来了第二个战略机遇期。由于不能举国一致地应对外部势力,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仍没能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中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就是明证。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科学技术革命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球化浪潮重又兴起。然而,由于缺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没有认识到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实施的冷战封锁之下,中国又一次封闭了自己,因而没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③

  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中共领导人邓小平敏锐地抓到了数百年一遇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理论基础,善莫大焉!习近平判断并决定继续延长重大战略机遇期,是抓住了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最重要的时段。可见,有没有重大战略机遇期,能不能延长重大战略机遇期,都属于同样重要的哲学思考范畴。

  二、习近平提出历史机遇期的重大意义

  非常重要的是,习近平并不满足于重大战略机遇期的观念,在延长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历史机遇期之说。这是习近平的理论原创,其他领导人都没有提出过这个观念。什么是习氏历史机遇期?北京专家有深入分析可以供参考: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在此之前,我们耳熟能详的还有一个论断——“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之上提出“历史机遇期”。其中,蕴含了哪些深刻内涵呢?④

  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和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的奋进历程。战略机遇期的重大战略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今天正处于这一战略机遇期的冲刺阶段,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在党的十六大关于战略机遇期的表述中,使用了“大有作为”的前缀;在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关于历史机遇期的论断中,则使用了“大有可为”的前缀。类似的词语,既表明整个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连续性,也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接续奋斗的壮志雄心。另一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宏大历史视野,展开了一幅百川归海的壮阔历史画卷。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之后,又接续指出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正是从以20年计的战略机遇到以百年计的历史机遇、由全面小康而直望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关口。在这个关键时刻,被唤醒的不只是一部40年改革开放史、近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近百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还有170余年中国近现代史和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从1895年兴中会章程里的“振兴中华”到1949年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1981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历史的行程已经把中国共产党人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必须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