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智库网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前景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9-04-08 00:11:01


 
  陈凤翔:我们对东南亚、南亚的瞭解太少

  关于服务的创新,服务某个程度上是人的问题。香港现在走的路我非常同意,我们有好几个优势,比深圳厉害,比如税收、竞争自由、服务业,有优势就要拿出来把它用到最好,只要世界最厉害的人才都来到香港,就无所畏惧。

  第二个讲东南亚。不止东南亚,还有南亚,我们对东南亚、南亚的瞭解太少了,特别是跟欧美比。语言是其中一个。什么东西都离不开文化,我们对当地文化有多瞭解?我瞭解到泰国是阳光与海滩,但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泰国现在是集中高科技的一个地方。比如最大的机器人无人码头在泰国;创科大数据的中心全球八个点,东南亚只有一个,在泰国。所以,语言之外要加强从每个方面去瞭解东南亚和南亚,我们到越南和泰国做的工作不同,有些瞭解,但不等于大部分瞭解。不少中资企业在越南的工厂完全没有汉字写在外面,这就是瞭解当地,才能生存。

  方舟:我们对东南亚的瞭解非常有限

  关于东南亚这一块我补充几句。第一,确实我们香港在这方面,虽然理论上说好像跟东南亚联系很紧密,有很强的商业网络,其实我们对它真正的瞭解,包括我们的大学的研究机构,对它的瞭解是非常有限的。香港没有一间大学有专门的东南亚研究中心或者南亚研究中心,反而是大陆的很多这种综合性大学,包括社科院都有regional study centre,就是专门针对这个区域的。那么,我觉得这方面香港未来可以加强。另外讲到并船出海,其实我也很感慨,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就是马来西亚吉隆坡到新加坡的高铁。大家知道,马来西亚是倾向交给中国做,找到中铁,中铁擅长基建,但在营运方面的经验比较少,所以中铁主动找到港铁,因为港铁有在国际上经营铁路、包括地铁的营运经验,但最后港铁董事会却没有通过,就放弃了这个项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