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矛盾心态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5-28 00:10:09


  中评社╱题:当前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矛盾心态分析 作者:刘凌斌(福州),历史学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摘要】当前,国际局势风云激荡,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美国加大打“台湾牌”力度,民进党当局持续倚美谋“独”,阻挠、限制两岸融合发展。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大陆保持战略定力,坚守原则底线,推出一系列反“独”促融举措,强力震慑谋“独”挑衅,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引领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在三年新冠疫情与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下,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矛盾心态主要表现在:台湾民众对两岸未来“和战”走向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其统“独”立场仍呈现“维持现状、拒统趋独”态势;支持两岸交流合作与对话沟通是台湾主流民意,但岛内民众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度亟待提升。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后,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世代赴大陆学习就业创业、寻求发展机会的意愿止跌回升,但他们对于两岸交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担忧和顾虑,对于大陆惠台政策存在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矛盾心理。由此可见,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心态呈现出多重矛盾性的特征,台湾民众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以何种态度参与两岸交流合作,将对两岸关系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局势风云激荡,中美战略博弈加剧,台湾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持续谋“独”挑衅,两岸关系更趋复杂严峻,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近年来,台海局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也使得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心态呈现出若干新特点。本文尝试从分析当前台海局势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入手,结合文献资料和民调数据,对当前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矛盾心态及其影响进行初步探讨,力求从一个侧面来管窥岛内社情民意的变化。

  一、当前台海局势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大陆对台政策引领两岸关系“克难前行”

  面对民进党当局的种种“倚美抗中”和谋“独”挑衅行径,大陆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守原则底线,精准把控大局,及时调整对台政策,推出一系列反“独”促融举措,牢牢掌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一方面,打出反“独”反干涉组合拳,坚决开展“双反”斗争。巩固国际社会“一中框架”。针对美台强化勾结、台湾当局加紧“以武拒统”准备的状况,大陆通过解放军持续进行军机军舰绕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开展实战化联合演训,拟订“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幷对10名“台独”首要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实施制裁等手段,有力震慑了外部干涉势力和岛内“台独”势力,向外部势力展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另一方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向台胞台企提供新机遇。大陆相继出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更加积极主动与台湾同胞分享祖国大陆发展机遇和经济社会发展红利,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为台胞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创造更多便利,提供广阔空间。从长远来看,基于大量持续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日益开放的广阔市场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三年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对两岸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的冲击有限,也阻挡不了两岸融合发展的脚步。随着新冠疫情大流行基本结束和大陆惠台政策措施的落实细化,两岸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逐步恢复常态,两岸经贸合作与产业融合有望持续深化,两岸城市交流、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教交流有望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影响所及,两岸融合发展格局将从经济领域快速向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拓展,其深度和广度将大幅增加。〔1〕这必将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为实现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夯实基础。

  (二)“台独”势力阻挠、限制两岸融合发展

  2016年以来,台湾民进党当局凭藉“完全执政”优势,肆无忌惮地破坏两岸关系,推动“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利用新冠疫情大搞“以疫谋‘独’”,严控和阻挠两岸交流合作,导致台海局势更趋复杂严峻,两岸交流合作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两岸融合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民进党当局通过修改“国安五法”、制定“反渗透法”、增订“经济间谍罪”等方式,不断加大对两岸交流合作和台胞来大陆发展的管控限制力度,甚至采用恐吓、打压、查办、起诉、罚款等手法,迫害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的岛内团体和人士,对台胞赴大陆就业创业处处设置障碍,试图制造“寒蝉效应”,破坏两岸融合发展的民意氛围。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台湾方面限制的叠加影响下,两岸各类交流活动和各领域合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台胞登陆意愿有所下降,来大陆发展顾虑增大。

  在2024年1月13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携其“台独工作者”标签以四成(40.05%)的得票率当选,打破了2000年以来岛内政局每8年完成一次“政党轮替”的“周期率”。可以预见,赖清德上台后,将继续在两岸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中制造重重障碍。一方面,民进党将继续不择手段在各个领域加紧“去中国化”,推动“认知作战”,夯实谋“独”拒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民进党势必继续在岛内强化“绿色恐怖”,在利用执政优势和政经资源全力打压在野势力方面很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该党长期执政奠定基础,其会对在野势力进行“抹红”与“抹黑”,幷动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打压正常的两岸交流,将继续运用“国安五法”“反渗透法”等相关规定,罗织罪名进行指控,通过司法诉讼、限制出境、处以罚金和徒刑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台胞参与两岸交流合作和赴大陆就业创业的管控、限制力度。一旦如此,祖国大陆以深化民间交流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受到更多制约。

  (三)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力度有所加大

  近年来,中美两国战略博弈更加激烈。美国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和“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处理对华关系目的更清晰,思路更明确,行动更聚焦,手段更凶狠,先后在人权、科技、经贸、涉港、涉台、涉疆、南海等议题上对华施压、频频挑衅中国,中美关系在激烈的战略博弈中波动不断。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专门强调,“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要求“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2〕然而,拜登政府虽作出积极表态,声称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在行动上却纵容美国国内一些势力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通过持续提升美台之间的政治、军事、经贸关系,炮制“挺台反华法案”,拉拢盟友插手台海事务等方式,不断加大打“台湾牌”的力度,试图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幷将其作为与中国政府讨价还价的政治筹码。时至今日,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已经逐渐被掏空,这不仅将导致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因台湾问题遭受冲击,造成中美关系的不稳定性和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增加,而且将不断向“台独”分裂势力传递错误信号,导致民进党当局和海内外“台独”势力采取“台独”冒险行径、冲击一中原则的可能性升高,使得两岸融合发展与祖国统一进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长远来看,中美两国的矛盾本质上是守成霸权国美国与新兴大国中国之间的矛盾。可以预见,中美战略博弈将是长期、艰巨的拉锯战。中美关系虽然因近期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和双方高层互动增多而有所缓和与改善,但美国仍将延续对华战略竞争的态势,同时也会极力避免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在一些具体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中美关系将保持“斗而不破”的“竞合”态势,双方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美国显然不会放弃通过打“台湾牌”来挑衅中国底线,中美两国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赖清德上台后,其掌控的民进党将继续成为美国“最听话的棋子”,加码“倚美抗中”,深化美台勾连,高度配合美国的“以台制华”战略,两岸恐将由“兵凶战危”彻底滑向军事冲突。中美两国未来最有可能的冲突形式是“代理人战争”,而目前的“理想场所”就是台海。〔3〕这是两岸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也是双方应当极力避免发生的场景。 

  二、台湾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矛盾心态分析

  (一)台湾民众对两岸未来“和战”走向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

  俄乌冲突爆发两年多来,“兵凶战危”的台海持续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甚至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全球最危险的地方”,各界对于“两岸未来是战是和”的各种言论甚嚣尘上,岛内社会也出现了“台湾是否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的激烈争论,诸多民调显示持不同政治立场的台湾民众对于两岸走向“战争或和平”的看法存在分歧。“2023年天下杂志县市民意调查”显示(于2023年7月和8月进行,样本数近1.5万),台湾民众对两岸战争风险的意见呈现五五波,与其政党倾向呈现高度相关性。有46%民众担心台湾与大陆接下来五年发生战争,只略少于不担心的52.8%;认同国民党的选民对战争风险最为焦虑,有64.3%担心,“非常担心”的比率更高达38.1%;民进党支持者担心开战只有35.2%,高达64%不担心;无党籍倾向者和民众党支持者担心开战分别占46.1%和45.8%。〔4〕

  在2024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进程中,国民党等在野政治力量试图主打“2024年选举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的选战主轴,得到过半民众认同。ETtoday民调云于11月30日进行的民调显示,高达57.4%民众认同,2024年选举结果将影响两岸关系走向“战争或和平”,36.0%不认同;有49.5%民众认为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会使得两岸关系更紧张,远远高于侯友宜(9.5%)和柯文哲(8.2%)。2024“政党轮替”,28.3%不支持。〔5〕

  近期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两岸紧张关系再度升温,也加剧了民众对于两岸可能开战的忧虑。根据《菱传媒》近半年来的民调,台湾民众对于两岸在三年内可能存在战争风险的担忧同样存在分歧,认为两岸一定会或可能会发生战争的比例略低于两岸完全不会或不太可能会发生战争的比例。《菱传媒》2023年12月进行的最新民调显示,41.18%民众担忧两岸未来三年内一定会或可能会发生战争,认为两岸不太可能或完全不会发生战争的民众有53.10%。吊诡的是,该民调显示,仍有过半(54.79%)民众相信两岸若发生战争,美国一定会或有可能会出兵协防台湾;另有45.21%民众认为美国不可能或完全不会出兵协防台湾,为近8个月来新高。〔6〕无独有偶,《联合报》在2023年9月中旬进行的“2023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也显示,如果两岸发生军事冲突,四成八民众相信美国会派兵协防台湾,四成觉得不会。〔7〕综合上述多份民调表明,“疑美论”尚未在岛内社会发酵,仍有半数民众认为两岸若发生战争美国可能出兵保台,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也尚未让绿营支持者认真思考两岸关系未来走向,以致政绩不佳的民进党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仍能赢得四成基本盘的稳定支持,幷最终利用在野阵营的分裂而侥幸获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