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观察 ->> 中评社专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现阶段台湾政治生态及其走向初析
http://www.CRNTT.com   2018-08-02 00:05:17


民进党再次执政后,政党内部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评社╱题:现阶段台湾政治生态及其走向初析 作者:林劲(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考察现阶段台湾政治生态及其走向,似乎应该着重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而进行分析:一是当前台湾第三势力的发展动向;二是未来台湾政党的基本格局及发展趋势。概括而言,实际上即探讨今后台湾政治发展是走向两党政治格局,还是多党政治格局。从长期以来台湾政坛的“二元结构”特征和现行选举制度看,台湾似乎已经逐步形成两党格局,尽管其发展过程有所跌宕起伏,但是基本方向并未改变。本文从民进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国民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第三势力现状及其走向以及执政的民进党与在野势力的互动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2016年“二合一”选举以来台湾的政治生态及其走向。

  一、民进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

  在赢得2014年“九合一”选举和2016年“二合一”选举等两场前所未有的胜利之后,民进党不仅重新上台执政,而且已经成为台湾政坛的第一大政党,其政党内部的政治生态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呈现以下基本态势:

  (一)建党以来的第二次世代交替全面完成。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世代交替”已经成为民进党内的主流意向,即希望和要求由新世代接替、取代律师团世代,主导民进党。

  民进党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大举获胜,一批新世代人物走上县市长岗位,成为党内实力派;蔡英文仍然担任党主席并毫无悬念地成为2016年“总统”候选人,第二次世代交替的格局几已成型。在2016年“二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实现“双过半”和一党“完全执政”的目标,大批新世代人士进入“立法院”、走上“新内阁”部会的重要岗位;蔡英文继续兼任党主席,任命一批新世代人士担任中央机构的重要职务,标志着第二次世代交替全面完成。从世代结构的角度看,所有的“天王”、“大佬”都已被排斥于执政的决策核心之外;在此后2016年全代会的权力核心重组中,所有的“天王”、“大佬”全数退出党内权力核心。

  (二)民进党派系基本格局并未改变,出现部分重组及实力消长。

  2006年民进党宣布解散派系,之后随着2008年“总统”候选人党内提名竞争的展开,除了新潮流系之外,派系运作转变为以陈水扁以及有意竞逐2008年“大选”的游锡堃、谢长廷、苏贞昌等重要人物为核心的政治圈子,外界称之为“扁系”、“游系”、“谢系”和“苏系”,派系运作不再是以特定派系标志、名称来进行组织动员,新潮流系则以智库的形式出现且继续活动,各个派系的运作有着各自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一般都为掌握丰富行政资源的地方首长所主导。

  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之后,民进党内派系发生所谓的“严重失衡”状态,原本实力最大的新潮流系一举获得6席县市长,其中包括3席直辖市长,资源和实力进一步扩增,成为蔡英文争取2016年大选候选人乃至问鼎大位所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蔡英文自2008年以来已经三次担任民进党主席,虽然她并未刻意培植及经营自身的派系,但是其周围自然而然聚集及形成一支嫡系人马,即外界称之为“英系”。除了部分长期得到信任和重用的人士以外,同时也利用派系之间的矛盾,与新潮流系和谢长廷系等合作,使之互相制衡,为她所用。2016年选后行政部门和党务主管的人事安排以英系和新系为主,充分考虑及兼顾其他派系的平衡。在2016年第17届全代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执委和中常委,新潮流系仍然是最大的赢家,英系和以游系为主蜕变的“正常国家促进会”各有斩获、平分秋色,谢系、苏系则呈现式微的态势。

  2016年大选之后,新潮流系依旧维持党内最强派系的地位,“一派独大”且咄咄逼人,即将卸任的高雄市长陈菊和台南市长赖清德俨然成为派系争夺政治资源的领军人物,目前党内确实没有任何派系可以制衡新潮流系;以蔡英文为核心的“英系”具有相当的凝聚力,掌控党务的重要部门;原本不成气候、实力弱小的“游系”异军突起,以“正常国家促进会”名义出现,在现任台中市长林佳龙主导下逐步发展;而其它派系——“谢系”、“苏系”仍然欲振乏力;“扁系”已溃不成军,以所谓“一边一国连线”的跨政党派系出现,蠢蠢欲动,但影响力式微。

  上台执政初期,虽然党内派系实力发展不均衡,但是这种派系格局相对较为有利于党内的基本稳定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同时由于民进党进入“全面执政”状态,政治资源较为充沛,不至于出现尖锐的利益冲突和资源争夺,尚可维持较为和谐的党内气氛。而随着2018年底县市长选举的党内候选人初选的临近,无疑出现新一波围绕政治资源重新分配的派系斗争。

  (三)现阶段派系竞争主要围绕2018年县市长选举候选人提名进程而逐渐加剧。

  民进党2018年县市长选举初选工作在2017年下半年就逐步展开,11月底中执会通过现有执政县市可以竞选连任的所有9名现任者的提名,并且举行首波的造势活动;接着中常会通过现有执政县市无法竞选连任的台南市、高雄市、宜兰县及嘉义县等县市长的初选规划,定于2018年3月上旬进行初选民调,中旬公告提名名单;作为征召选区的新北市等争取执政的县市,将从政治环境及胜选机会进行评估,提名较有竞争力的候选人参选;而最为特殊的是台北市,牵涉到与柯文哲的关系,是否提名候选人,则留待2018年5月之后确定。

  派系的竞争主要集中于高雄市、台南市和新北市三都市长候选人提名的竞争。民进党在高雄市、台南市执政都长达20余年,支持基础雄厚,无论谁成为候选人,都有必然当选的绝对优势,所以党内初选被视为正式选举,相关派系全力动员。不但竞选看板林立,而且各种文宣、海报及演艺明星助阵的宣传造势活动层出不穷,让选民应接不暇。而获得新北市长党内提名、即获得征召,无论能否胜选,都是诸多民进党人士寻求仕途发展的重要步骤,因此各个派系出自不同的利益考量,暗中较劲,竞争激烈。

  随后,各个派系围绕2018年地方选举的竞争全面展开,白热化且激烈冲突终究无法避免。对此,蔡英文呼吁,党内参选同志以及党员同志要遵守规定,不得互相攻讦,也不能伤害民进党形象。

  时至5月下旬,年底县市长候选人党内提名基本尘埃落定,多数县市通过民调确定候选人;新北市确定征召苏贞昌作为市长候选人,这无疑是一高明的招术;台北市最终决定不予礼让柯文哲,确定以征召的方式提名姚文智为候选人。总体而言,尽管派系斗争有所平息,但是整个提名过程留下的伤痕则难以抚平,势必延续并或多或少地影响年底的选情。

  迄今为止,蔡英文已经三次担任民进党主席,对于党内派系互动态势瞭若指掌,处理派系关系较为娴熟。上台执政以来,蔡英文较为平顺地掌控党务工作,使之正常有序地运行。首批县市长候选人提名一刀切地完成,避免因差别对待引发党内纷争。而新潮流系执政的高雄与台南两市2018年都将届满交班,成为党内派系决战的聚焦点,尤其是陈菊出版回忆录引发的风波,一方是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另一方是谢系,以蔡英文当前的处境则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卷入纷争,但是作为党政双重领导人却无法袖手旁观,蔡英文采取“一石多鸟”的策略,高调礼聘陈菊出任“总统府”秘书长,同时缓解多种矛盾。显而易见,作为非典型民进党人物的蔡英文,确实未能具有当年陈水扁的实力与手腕,而一个时期以来民意支持度的持续低落,无疑削弱其处理党内事务的威信和能量。

  二、国民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

  可以认为,分析未来一个时期台湾政治生态,即政党格局的发展趋势,主要观察点在于国民党的发展趋势。根据2016年“二合一”选举显示的台湾政党实力对比及其发展趋势,国民党衰弱的颓势乃至于难以整合的状态已是不可避免。到目前为止,国民党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分裂而由其它政治势力取代,不可能走上泡沫化的道路,而其重整过程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败选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分裂和溃散,大多数党员和支持者都要求和期待国民党深刻反省和改革,能够重新振作、东山再起。从2016年大选朱立伦获得的380多万选票和国民党获得区域“立委”的近39%得票率,以及2014年仍保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村里长等基层公职来看,国民党仍保持相当实力的基本盘,这构成未来国民党再起的根基和枝干。只要推动整合有效,改革措施得当有力,在2016年选举中不投票的、转投民进党、亲民党的选民,并非没有回归的可能。 

  其次,台湾政治生态基本形成了“蓝绿二元政治结构”,这是由现行台湾选举制度所决定的。虽然2016年选举蓝绿实力对比发生翻转,但蓝绿对峙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广大民众希望看到两党政治力量的平衡,而非“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意味着如果民进党犯错、国民党自身努力,还是有机会重新赢得选民的信任与支持。台湾社会对在野后的国民党还有相当的期待,并不希望其一蹶不振。普遍认为国民党仍然是台湾社会一股重要的安定力量,仍然是目前最有能力监督民进党的在野党;台湾政党政治的正常发展需要一个较为强有力的在野党,不仅民进党的执政需要国民党的强力监督和制衡;而且两岸关系发展也需要国民党扮演积极的角色,这是其东山再起的重要基础。

  在2017年5月20日举行的新一届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吴敦义以过半的得票率一轮就当选党主席,得票数远超过第二名的洪秀柱与第三名的郝龙斌,在全台的22县市全部获胜,甚至囊括“黄复兴党部”的超过50%的选票,只有海外党员部分些微落后,可见他整合国民党各方势力的能力及声望。吴敦义在第20届全代会就任即领导其后4年全党的工作,而且很有可能代表国民党参选2020年“总统”大选。此次党主席选举的结果可以得到若干启示:

  1、反映现阶段党内的主流意志,平心而论,从未来国民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看,吴敦义获胜且一轮过半数当选,应是最好的结局,竞选过程造成的后遗症较小,有利于选后党内的整合,符合国民党的整体利益。毫无疑义,这一结果也确是民进党及绿营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现阶段国民党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既需要理论论述、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又需要从事完成任务的坚实的基层组织和忠实的执行队伍,更需要主导统筹各项任务的领导核心和领导人,而且国民党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惨败之后决策核心体制似乎已经解构,一直未能有效整合而重构。简言之,国民党现阶段确实需要具有统御全党能力的领袖人物,党内大多数人相信也期待吴敦义能够胜任这一角色。 

  2、考察吴敦义的出身背景、从政经历及以往的政绩,他的获胜且一轮过半数当选,在五个方面有利于今后一个时期国民党的内部整合与团结:一是有利于党内本土势力与非本土势力的整合;二是有利于协调党中央与当今党内大佬的关系;三是有利于协调党中央与“立法院”党团的关系,从而增强制衡监督民进党的能力;四是有利于协调党中央与地方基层组织及地方派系的关系;五是从吴敦义以往的政商关系看,有利于争取台湾企业界对国民党的支持,解决筹款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