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郭至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论坛:李奎泰论影响韩中关系的核心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2-03-28 00:12:57


 
  过去韩国政府,考虑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以及双方“权力非对称关系”的现实而采取“扈从(bandwagoning)”多于“抗衡(balancing)”的对中国政策,以保持避险而想争取支持,而且一直“全面关注和竭尽全力”。但是,虽然建交以来三十年的韩国和中国关系,已经非常明白呈现经济社会关系的“伙伴合作”是成功的,但向“战略合作”的“溢出效果”目前为止证明为非常有限,自然两国之间建构主义所强调的“身份认同”或“文化认同”难以进一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韩国民间的交流和友好关系或互相认同的水平,可能远比政府或政治当局层次的关系为高,这也是可以高兴的事实。

  文在寅政府考虑“萨德问题”选择的模糊“扈从”方式给予中国承诺“三不”,相反与美国的关系上施展比较明示的“抗衡”模式,到任期到尾,还是得不到中国或美国给予文在寅政府所期望的对“朝鲜问题”的“战略合作”的结果,反倒带来韩国国内的安全忧虑和“屈从而生出反中”的争论,韩美关系和韩中关系都处于不太圆满的情况。

  新当选总统的尹锡悦说重视“国格外交”、加强韩美同盟,加强与中国合作与相互尊重,但“要说明白”等,其意思,就是要认清前任文在寅政府在承诺韩中“权力非对称关系”之下采取的“扈从”为基调的双方关系框架问题的严重性,要回复“国格”,虽然不一定要选择“抗衡关系”,但也不要毁损“国格”的“模糊”的“扈从”政策。新政府在与中国的友好交流为主流的“合作伙伴”关系路径不会改变,但是,如果朝核导弹问题上目前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尹锡悦政府在“战略”议题上面,与中国表示“尊重”,但一些“抗衡”难免有可能,其中包括尹锡悦在竞选期间表示的“毁损主权问题”的“三不”议题,也就是萨德、韩美日合作等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