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余东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美主导秩序弱化 哈佛教授倡建更好秩序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22-09-14 00:49:33


 

  他们指出,鉴于美中两国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可观的财富和庞大的核武库,两国都不可能有任何征服对方或迫使对方改变政治制度的现实希望。两国共存是唯一现实的可能,任何一方为了取得战略优势而全力以赴,都只会分散重要社会需求的资源,放弃合作的潜在收益,还会增加发生破坏性极大的战争的风险。

  第四类:需要多国参与才能采取有效行动的问题。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是明显的例子。

  作者以华为为例,指出英国和中国之间本来可以通过第二类别达成解决方案,通过增加透明度达成互利的结果,但在美国压力之下,最后英国还是将华为排除于英国的5G网络之外。他们指出,美方的行动违背了第三类别的框架,即采取的单边行动与其面临的威胁不成比例,目的在于损害对手。美国应当通过多边机制来处理这个问题。

  作者承认,乌克兰战争清醒地提醒我们,这样的框架本身无法产生一个更良性的世界秩序。但是,使用这些宽泛的分类来指导大国关系,而不是试图恢复美国主导的自由主义秩序或从上面强加新的全球治理规范,有很多好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