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吴建省:如何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百家争鸣
http://www.CRNTT.com   2011-01-01 00:49:46


近年两岸有许多学者和单位,纷纷把他们研究的心得提供出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光。
  中评社香港1月1日电(作者 吴建省)2008年5月以后,在两岸领导层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都本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两岸关系开启了和平发展的新页。从2008年到2010年,马英九多次委托前往中国大陆的国民党领导人传递的十六字箴言,一而再,再而三强调“正视现实”,台湾有指标性的蓝色领导人物、智囊和媒体都建议大陆要正视所谓的“互不隶属固然是两岸现有的现实”。大家都清楚,如果两岸要实现2005年胡连会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两岸协商触及政治问题是无可回避。“‘先经’、‘先易’之后,‘后政’、‘后难’就要浮上台面了。 ” (注1)然而,2009年在台北举办的“两岸一甲子”两岸关系研讨会,触及到政治问题即刻爆出了不少火花。 

  两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两岸政治定位,这个问题能否正确解决,关系到两岸关系发展是否能继续深化,关系到两岸能否从和平发展过渡到和平统一。两岸有许多学者和单位,纷纷把他们研究的心得提供出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光。 

  台湾的两岸统合会会长张亚中提出了“一中三宪”,以“两岸统合”的方式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两岸在整个中国的架构内开始统合。两岸在各个不同的领域,由双方以平等的方式成立各种“共同体”,透过这样的机制学习协调共处,以制度的方式增进认同;台大副校长包宗和在《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文章中提出了“一中共表”的概念。主张两岸现阶段各自承认“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共议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后的“国旗”、“国歌”及“国号”;曹兴诚提出“两岸和平共处法”,台湾的《联合报》提出了“杯子”理论,把“中华民国”比作杯子,台湾人民比作杯子中的水,两岸关系如不要杯子,水焉能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提出“球体国家”理论,把“中华民国”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看成一球两面,这个球就是中国,它们是这球的两面而已;也有一体两面理论,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体两面。台湾学者王晓波提出了“不完全继承论”。包宗和的“一中共表”明确“以统一为取向”,尽管时间不明,却是对“一中各表”、“不统不独”的修正,是恢复《国家统一纲领》规定的“促成国家的统一”的原则。主张就是两岸现阶段各自承认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共议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后的“国旗”、“国歌”及“国号”。包宗和的“一中共表”明确“以统一为取向”是很明智的,但他主张就是两岸现阶段各自承认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是有立论错误的毛病。“两岸现阶段各自承认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共议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后的“国旗”、“国歌”及“国号”。”就是承认“两个中国”,由“两个中国”来“共表”、“共议”整合为“一个新的中国”。承认“两个中国”是两岸现有的规定和文件法律所不容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