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 
中评社论坛:辛亥百年与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1-05-28 00:31:25  


 
  马英九或许认为,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这一个约束性的前提,可以暂时区隔与民进党的“不统(不与大陆统一)、不独(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国家’,不需要再宣布独立)、不武(大陆不应用武力对抗台湾)”,但是如果从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马英九的说法其实是一种“隐性独台”或“隐性偏安”,即虽然在立场上表达自己的“正统”地位,但是在实际政策论述上,已经逐渐往分离主义上滑动,其中一个最典型的说法,就是“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在元旦文告中的说法是“国家的前途、台湾的未来,都掌握在我们二千三百万人手中,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每一个词语都有它的语境,在台湾,大概很少人会否认台湾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我们也可以理解“中华民国”是个“主权国家”的宣示。但是当说出“主权独立”而非“主权”时,多余的“独立”两个字是说给谁听的?我们何时听过,美国总统天天告示人民,美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前途由美国人民决定。在台湾有这样的说法,自然是说给大陆听的。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话语说多了,两岸的认同自然就拉远了。

  词语有其表面文意与内涵价值,“前途”两个字有着高度的“主权”意涵。依照两岸目前的“宪法”,“主权”均及于整个中国,不仅是台湾,依照宪法,如果西藏要独立,两岸政府均可依宪法表达反对。基于整个中国的“主权”应由两岸人民所共有与共享的规范,有关两岸主权部分都应由由两岸人民共同来维护与创造,而非任何一个单方所能决定。

  晓波兄刚才提到一点,在文告中,马引用了蒋渭水先生的名言“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从下一句可知,这里的同胞已不再是全体中国人,而是单指台湾民众。接着蒋渭水的话是“相互扶持,彼此勉励,‘国家’的前途、台湾的未来都掌握在我们两千三百万人手中,要有实力来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如果我们要问,谁是台湾要捍卫的目标?当然是北京。所以可以看出来,这篇文告的语境笼统来谈,在政治方面讲的就是政治偏安的概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