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美国“制中强台”战略有效吗?

http://www.CRNTT.com   2021-11-29 00:08:08  


 
  观察美国对台湾的战略设计思路,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总体指导是以军事战略为核心的制中强台政策。指导路线上有两条交织:一是掌握“一中政策”诠释权,在美台关系上,从“公共政策、政党政治、议会联系”作为外交运行起点,并向“官方交流、身分塑造、主权外交”推进,让“一中政策”的操作,能获取最大的政治收益。

  二是掌握军事威慑力度进行干预。主要是围绕以台湾(南海地区台湾有主权的存在)为核心的“军事威慑行动”,其中包括了三个层次:即强化台湾防卫的军事能力、彰显美国海洋权力的力量、联合海洋权力力量的运用。

  肆、大陆对台主权融合的困难

  “融合”观点是习近平主政重要的决策思维,是指“发展与安全”概念的兼容并蓄,透过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达到“发展与安全坚固,富国和强军统一”的目标。〔7〕重心落在经济与社会领域的交流。

  由于两岸经济交流密切,融合发展观念很快地成为两岸政策指导思想。2021年3月习近平巡视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时指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道路。……不断开创两岸融合新局。”〔8〕

  随着指导思想的确立,政策也相继推出,2018年2月28日大陆宣布“31项惠台措施,其中12项涉及台资企业与19项涉及台湾同胞同等待遇”的推进。〔9〕2019年11月4日大陆2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26条措施,进一步强化台湾企业与同胞同等待遇,并将海外“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申请旅行证件”服务向台胞开放。足见融合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与社会”融合发展,也适用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2015年5月朱立伦以国民党主席身分与习近平在北京会面,当年11月马英九与习近平在新加坡举行了“马习会”,融合发展政策达到了高峰。

  2016年民进党籍蔡英文就职之后,两岸关系却发生逆转,台湾方面2019年启动“国安五法”的修订,另外,还主张采取非和平手段对危害主权之“国家、政治实体或团体”制定“反渗透法”(2019年12月31日)。其他还有修订两岸关系条例,规范中资对台投资以及两岸政治协商的公投立法。

  这些法律的修订,都是企图把台湾的“安全化法律”,从法律条文中,可以获悉将“大陆地区、香港、澳门”与境外敌对势力和外国形成等同类型,修法意识中敌意相当浓厚,法律是政策的规范语言,政策来自于政治意识的表达,两岸的政治融合、社会融合在法律上的局限,已经被笼罩在反融合的政治意识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