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国民营经济的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0-04-03 11:34:22  


 
  究竟是否存在国进民退,我觉得这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从官方从主流媒体的报道来看,有两个有官方背景的发言数据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去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数据,他是在十月底的会上提出来的,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他的数据表明非国有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之外的企业),2005年所占企业数量的比重是89.89%,2008年提升到95%;我觉得数量的概念意思不大,因为国有企业的数量、个头都比较大。我们知道很多民营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从2005到2008年企业的数量是增加的;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66.72%上升到2008年的71.66%,产值的比重也在上升,三年之中,上升了百分之五点几,资产的比重由2005年的51.95%上升到2008年的56.62%,也上升了将近五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由2005年55.96%上升到2008年70.34%,这个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将近15%;就业人数的比重也是从2005年72.81%上升到2008年79.7%,也有百分之七八的增长,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数据,从相对的比重、产值、资产、利润以及就业人数的比重来看,不存在“国进民退”,而是“国退民进”。

  第二个数据,两会前夕,政协开会的第一天,政协的发言人赵启正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个郑重其事的回答。因为国内外的记者都提出一个国退民进的问题,赵启正也是有备而来,他列了一组数据:在去年的工业增加值方面,私企是18.7%,国企增加值是6.9%;企业总资产方面,私企增长是20.1%,国企增长是14%;从业人数方面,私企增长5.3%,国企增长0.8%;主营业务收入方面,私企增加18.7%,国企则降至0.2%;企业利润方面私企增加17.4%,国企下降4.5%;这是“国进民退”呼声最高的2009年,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密集实施的一年。从业人数私企增加5.3%,国企增加0.8%,仅仅这一个数据,我看到有人质疑。

  马建堂和赵启正得出的结论是,从全国范围、数据上看,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从私营企业非公经济的绝对的增长来看,去年数量增加了10%左右,投资增加了将近30%,去年的民营企业非国有经济就业上升的幅度还可以,尽管上升的速度没有国有的快。

  两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否认存在国进民退。有两个比较典型,一个是山西省的省长王君,王君认为山西煤炭的整合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中粮的老总宁高宁也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论,国企搞得好,就说是国进,这是不对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搞得不好,银行不贷款,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之前,国资委的主任李荣融,在去年年底的一个中国公司治理会上,也讲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两会上的言论稍微委婉了一点,说国进民退是暂时的,国退民进有一天也会到来,国退的日子、民进的日子也会到来,说得比较委婉。

  从全国数据上看,尽管这几年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了一点,但是总体上,还是国退民进的,这个我们要承认。这三十年以来,总体上讲,是国退民进的,即便是这几年国退民进的速度慢了一点,在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2009年,还是国退民进的,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

  另一个数据: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国进民退”

  我们讲数据分析时,不应该忘了另一个数据,一个数据能够说明问题的时候,要有两个前提,非国有经济占国家资源不到40%,创造的GDP是70%,吸纳的劳动力是80%。占整个社会资源60%以上的国有企业,对GDP的贡献却是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非国有经济所占资源、创造的GDP、吸纳的劳动力之比是4:7:8,国有企业倒过来是6:3:2。当然还有其它的数据,这个数据比较有代表性,是中央党校的研究室研究民营经济的专家周天勇教授讲的,这个数据比较典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