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 |
王建民:台湾主体意识不利和平统一 | |
http://www.CRNTT.com 2013-09-22 00:20:06 |
不过,从国民党两岸关系发展与对台湾前途主张的总体政策观察,国民党实际上已放弃了对两岸统一的追求与主张,已非统派,他们不再讲两岸统一,还反对党内人士讲统一,因此已没有人会认为今天的国民党还是一个主张统一的政党。国民党已开始主张台湾前途由台湾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而不是由包括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中华民国国民”决定,不仅“违宪”,而且是一种放弃两岸统一的“独台”主张,在这一点上,是抄袭了民进党的台湾前途“住民自决论”,是非常危险的。国民党公开反对在两岸关系中或相关协议中写入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表述与主张,与民进党已没有本质区别。国民党高层不敢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在“台湾主体意识”的主导下,蓝绿均主张“台湾优先”与“台湾中心主义”。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不论是国民党与民进党,在维护台湾利益与所谓“台湾主体性”问题上的立场则是高度一致。马英九上台后,提出处理两岸交流与合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就是台湾利益至上,台湾优先等“台湾主体意识”的集中表现。民进党也是如此。蔡英文在“十年政纲”中也提出同样的主张。蔡英文在“十年政纲”中主张,“面对中国经济崛起,民进党对两岸经贸政策则坚持‘台湾优先’,同时坚持‘台湾整体长期性的利益’”。这是蔡英文两岸经贸政策主张唯一与马英九当局较为一致的一点。就是说在当今两岸经贸互动与往来中,在台湾内部,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是典型的“台湾中心主义”与“台湾利益至上主义”,是“台湾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可见,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共同之处在于,在强大的“台湾主体意识”这一主流民意之下,均将台湾利益与台湾优先放在第一位,均主张对大陆采取一定的歧视性或不公平待遇政策,如对大陆农产品进口与劳务输入均严格限制,对大陆学生在台就读处处设限等。但民进党仍不断攻击马当局采取开放的两岸政策,指责马英九“倾中卖台”,造成台湾经济对大陆的高度依赖,造成“台湾主权流失”。 “台湾主体意识”已普及化,大众化,要化解“台湾主体意识”中的“台湾主体性”与“台湾独立”思想,增进“中国意识”或增进祖国意识,追求未来两岸的和平统一,是非常困难的。要化解“台湾主体意识”持续高涨,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最重要的还是推进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努力建构两岸经济共同体,实现两岸经济的一体化,增进双方的共同利益,打破“以台湾为中心”与“台湾至上主义”的“台湾主体意识”思维,解构“台湾命运共同体”,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另外,两岸应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马英九当局应彻底改变民进党过去推动的“去中国化”政策,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复兴两岸共有的中华文明,重构台湾的中华意识与中国意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