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扩大内需战略需进一步做实

http://www.CRNTT.com   2014-10-28 09:20:02  


  中评社北京10月28日讯/在采取了一系列定向微刺激政策的情况下,三季度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但经济增长依然略微下行至7.3%,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换新常态的阶段性特点,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非线性客观规律,也说明了国家采取的新的区间和定向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性。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勇文章表示,面对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全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在经济结构转型并探寻“新常态”新平衡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并不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但作为政府年初承诺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依然需要政府和各界给予高度重视。当然,在“新常态”运行条件下,要继续避免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区域和定向微刺激宏观调整新措施的战略定力。在三季度和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国务院宣布采取一些新的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就是这一新的宏观调控措施的体现。虽然社会上有一些人担心会带来新的通货膨胀,但总体来看市场反映还是积极的。

  文章分析,在目前国内外依然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料的经济形势下,要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使人们又想到了具有中长期结合特点、既能保持经济增长又可促进结构调整的扩大内需战略。下一步进一步做实扩大内需战略可以在五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是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提到一个更高的地位。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合理提高保障水平、有效提升保障统筹层次、继续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的公平公正、共济共享和调节收入分配等功能。

  二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区域之间和城镇内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为改善城乡区域发展条件、增加经济发展后劲和实力做出努力。

  三是继续加大生态破坏和污染环境治理力度。突出抓好东部地区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污染治理力度,还人们一个基本的、健康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努力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加大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作,以此促进各行各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是强化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高效管理。采取一系列政策、技术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和措施,提高自然资源,特别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并不断加大替代资源的研发,努力降低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的约束程度。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