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曹禺话剧是辽阔的中国史诗

http://www.CRNTT.com   2010-09-29 13:36:48  


 
3

  改变 挖去“创作思想的脓疮” 

  “曹禺的第一次创作危机就发生在写完《家》之后”,《曹禺传》作者、曹禺研究会会长田本相告诉南都记者,从《雷雨》到《日出》到《原野》、《家》,曹禺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探索和自我超越。而1942年之后,他似乎用光了自己的“生活库存”,开始尝试抗战时期流行的历史剧写作。 

  田本相认为,曹禺最丰富的“生活库存”,就是资产阶级家庭和没落的封建家庭及知识分子的生活。在改完《家》之后,曹禺似乎对他得心应手的这些题材已经挖掘殆尽了。另一方面,一开始就写出《雷雨》这样的作品,使他要再度超越自己变得很困难。 

  1938年曹禺在重庆首次见到周恩来。周恩来与曹禺是天津南开学校校友,并在南开新剧团有共同的戏剧导师。1940年和1941年,曹禺创作的话剧《蜕变》和《北京人》先后在重庆演出,周恩来都看了,并找人在《新华日报》发文支持《北京人》。作家陈白尘曾回忆,当时国共双方都很重视争取曹禺,国民党方面由张道藩做工作,拉曹禺入党,被他婉言推辞了。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受此影响,曹禺决定写反映工人的《桥》。“《讲话》传到重庆,那时我不能全部弄懂。但我觉得应该反映现实斗争,应当去写工人农民。”曹禺到重庆一家私人钢铁厂调查了两周,创作了《桥》的前两幕,讲述民族资本家与官僚资本家斗争的主题。田本相认为,《桥》这部剧作尽管对现实的思索更深刻,但是“当他又一次逼近现实,他在艺术上就粗糙起来,不如他过去的一些杰出的作品,这倒是很令人费解的。” 

  1943年曹禺远走西北,到敦煌旅行,为历史剧《三人行》和《李白和杜甫》寻找素材。尽管这次旅行对他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但这两部剧最终未能写出来。 

  在周恩来安排下,曹禺在两年后见到了来参加重庆谈判的毛泽东。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足下春秋鼎盛,好自为之。” 

  之后,抗战胜利,还在创作《桥》的曹禺受到美国国务院邀请,与老舍一起访问美国。他俩3月启程,上海剧演协会等文艺界同行举行了欢送会。 

  临走前,曹禺找到茅盾,请教他去了美国该讲什么?茅盾说,要讲文学是有社会意义的,不只是娱乐。后在美国他们见到林语堂,曹禺果然讲文学应当具有社会意义,林语堂当即起来反驳,谈文学“性灵闲适”的趣味主义,发生一场短暂的争执。 

  1947年1月,曹禺悄悄回国,经黄佐临介绍到文华影业公司工作。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给他很大心灵打击。国民党接受日统区的大员的横征暴敛,更让他对国民政府失望,并在1948年推出了他导演的电影《艶阳天》。 

  1949年2月,曹禺在周恩来的邀请下,由上海转道香港,前往北平。6月曹禺参与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2月即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此时曹禺的心情是极为兴奋的,他后来曾回忆:“那时真是高兴,知道国家站起来了。” 

  万方曾说,父亲是一个感性远远大过理智的人,而且比一般人要突出许多。曹禺曾这样解释自己的作品:“《雷雨》所显示的,是 我 所 觉 得 天 地 间 的‘ 残忍’……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写《雷雨》是一种感情的迫切的需要。”“《日出》里的太阳指的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我不是一个太理智的人。” 

  曹禺是从国统区来的作家中,最早一个自我反省的作家。没有任何外力敦促,他主动要自我批判,“把自己的作品在工农兵方向的X光线中照一照,挖去自己‘创作思想的脓疮’”。 

  1950年10月,曹禺在《文艺报》第3期发表了《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对自己过去的作品进行了否定和批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