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黄光国:两岸不可拘泥于一方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09-11-28 00:18:08  


 
  不对称的结构

  双方学者观点最不一致之处,是两岸签订和平协定时所使用的“名称”,也就是两岸关系定位的问题。黄嘉树教授指出:目前大陆和台湾事实上存在着“大小不对称的结构问题”,一方有13亿人口,另一方只有2300万,土地大小更是不对称。在未来双方的互动中,大陆能让步的地方都会让步,双方却不能不正视这样的客观现实。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研究部主任郑剑认为:未来两岸签署的和平协定应当能够适度反映这种“大小不对称的结构关系”,双方地位不能说是“1比1”的“完全平等”,最少也应当说是“1比0.6”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进一步表述这个问题后,指出:目前两岸关系的定位应当是“一国两区”,两岸和平协定应当由“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双方领导人来签署,其名义不妨用“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

  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谢大宁指出:“一国两区”的概念在台湾已经被妖魔化了。马英九当选“总统”之后,2008年9月3日,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是特殊关系,却不是国与国关系。“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接着补充说明:两岸关系是“台湾地区对大陆地区”,“两个地区是对等地区”,“每个地区上都有统治当局”。这是马英九上任后,对两岸关系所作的首度论述。

  “一国两区”的妖魔化

  “地区论”一出,立刻遭到绿营菁英的强烈抨击。在绿营看来,“两区论”可能把台湾贬成和香港一样的“地区”,根本是“丧权辱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痛骂他是“马区长”,并发起10.26大游行。在民进党举行10.26大游行前夕,马英九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表示:把台湾和大陆定位成“中华民国”的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定的。在李登辉任内制定,民进党执政八年,修改三次都没动过,“为什么他们能认同的东西,现在变成我的罪恶?”

  在我来看,这是今天两岸关系难以突破的最重要关键因素。如果大陆坚持“一国两区”的立场,要求两岸用“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名义签订和平协定,我认为当前的台湾应当没有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敢签这样的“城下之盟”。

  在研讨会上,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家南方朔语重心长地提出警告:自从李登辉有计划地大力提倡以来,“台湾主体性”的概念已经在台湾取得了“道德正当性”。对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言,民进党主张的“台湾中国,一边一国”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国民党根本提不出任何论述来与之对抗。如果不及时建立两岸和平发展架构,将来两岸关系也可能发生逆退。台湾民意学会理事长梁世武,引述各种民意调查的资料,说明有愈来愈多的台湾年轻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吴东野,也现身说法,说明连他的小儿子,也已经有这样的想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