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举蓝白合之难 难在何处?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00:02:45  


 
  蓝白双方虽都表达出可以合作的意愿,但现实中两党的合作却仍未形成趋势,合作范围偏狭且成果不多。比如2020年6月,为阻止民进党全面控制“监察院”之意图,民众党助力国民党阻止陈菊“监察院长”的提名备询,被视为一次另类的蓝白合作。针对民进党当局宣布2021年元旦起开放瘦肉精美猪、30月龄以上美牛进口,民众党与国民党一致反对、合力杯葛民进党“莱猪进口”政策。此外,民众党还在台中市第2选区“立委”补选中支持国民党颜宽恒、与国民党共挡民进党“地制法”修正案等。

       二、蓝白合作的现实意义
     
  政党选举结盟的意义表现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度(Intensity)。政党合作的强度足以改变传统的投票模式,使少数党与多数党互换。二是持久性(Durability)。政党合作可造成某些社会团体对某一政党的持续性支持,使该政党得以在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维持一段长时间的优势。三是敏感性(Sensitivity)。选举合作会因受到重大危机的刺激而产生,使选举结果发生异常变异;另外政党支持也可能受人口型态改变或迁移等因素,而有渐进缓慢的改变。四是选民心理取向(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政党合作期间选民的政党认同改变,使得选民的投票常模(Normal Vote)发生变化。〔8〕以此审视当下的台湾选举生态,蓝白合作的必要性日渐凸显。

  (一)防止民进党“一党独大”打压在野党派生存空间

  蓝白合作之所以引发各界关注,主要体现在对民进党“独裁式”政权的忧虑。民进党自2016年在台湾完全执政后便致力于扩大政党竞争,最大限度地打压国民党或是任何对其政权可能产生威胁的新生力量。

  台湾政治生态正朝向民进党“一党独大”的趋势发展。2016年以来,民进党利用完全执政优势加大了对国民党的政治“追杀”,设立“党产会”调查国民党财务状况,国民党庞大的资产接连被冻结、查封,因无力支付薪酬而丧失大量党工,导致在岛内的政治运作力度、基层经营能力骤降,整体体量和规模显着缩小。〔9〕国民党对此束手无策,难以发挥监督制衡的作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以创纪录的817万票完胜国民党,再次确立了在岛内的“独大”的地位。选后,民进党的支持度和声望不仅没有下滑,还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节节攀升,而国民党则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混乱之中。〔10〕朱立伦再度任职国民党主席后,两岸论述明确表态反对“台独”,形成与民进党当局抗衡之态势。2022年“九合一”选前,国民党更是接连出击,就“四大公投”、台中市第二选区“立委”补选、台北市第五选区“立委”林昶佐罢免案等议题与民进党展开了政治“斗争”。民进党对此十分警惕看重,甚至动用行政资源拉动选票,随即出现令人唏嘘的国民党一月内的“六连败”结局。面对民进党的步步追进,国民党显得更为乏力。正如台湾学者所言“独派使用的是‘战争游戏’手段,战争是零和博弈,你死我活式的斗争,统派则使用‘民主游戏’,谨遵规则,加上国民党的支持群体中产和资产阶级安于现状无战力”〔11〕。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