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举蓝白合之难 难在何处?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00:02:45  


 
  值得注意的是,就长期观察,国民党的衰弱与分裂始终是顺利形成“蓝白合”的强大阻力。国民党的参选人已经出现“突显自我,弱化政党属性”的“人党分离”现象。这一点在地方选举中表现尤盛,国民党的整体颓势已经无法为地方选举保驾护航,并可能对参选人产生不利影响,如国民党“六连败”后民众好感度急速下跌,就曾对竞选台北市长的蒋万安造成负面影响。民众党领导人柯文哲曾明确说明“要单独击败蓝绿”,“蓝白合”希望破灭。在这种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民党地方首长对蓝绿斗争持中立态度,只为本地民众服务,确保自身选票利益不受国民党整体颓势拖累。

  基于此种心态,国民党党中央和地方将形成事实上的“分离”。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九合一”选举出现“六连败”后,国民党执政的地方县市首长声望都已高过朱立伦,形成地方围堵中央姿态,朱立伦恐怕难以服众,国民党会进入很长的重建期。在此境况下柯文哲若与亲民党、新党组成泛蓝中的“新势力”,且取得与国民党旗鼓相当的地位,国民党霸占多年的泛蓝共主地位,将面临松动危机。如此,国民党方面也不会选择与民众党合作。并且时下国民党中央层级应对郭台铭的态度也引发国民党地方县议长的不满且出现分离现象,如党内“弃郭选侯”征召侯友宜后,南投县议长何胜林直接宣布退出国民党,金门县国民党“立委”陈玉珍对征召程序表示不满。侯友宜被正式提名为参选人后,力挺鸿海创办人郭台铭的彰化县议会议长谢典林,在其社交平台(Facebook)发文宣布退出国民党。面对分裂衰弱的国民党,柯文哲在2023年8月6日举办的民众党4周年党庆致词时表达了其对党派联盟的态度,喊出“抛开蓝绿,完成政党轮替”,对于“在野”整合的底线是“三不一没有”,分别为不排斥合作、不主动接触、不政治分赃以及没有柯担任副手的选项。〔29〕这表明第三条路线难以实施。反之,柯文哲不担任副手也间接印证了“蓝白合”的难度,虽然朱立伦主张国民党放低姿态,以便于寻求合作,但国民党担任副手的情况更难以推行。双方仍处于互不妥协的较量之中。

  综合观察,国民党和民众党在选举层面上合作的空间十分有限,除非出现强大的外部压力推进。并且两党在选举上能做到不彼此攻讦,不落入民进党所期待的蓝白互吸选票、其可坐收渔翁之利的陷阱已经是最佳的合作结果。需进一步指出的是,台湾地区2024“二合一”选举结果直接关乎未来两岸局势,如若蓝白合作未成,民进党赖清德大概率胜选,届时岛内在野党派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局面,且两岸关系会持续呈现负面发展之态势。在此情况下,未来蓝白合作只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在有关民生、立法相关的议题上,而非是动摇民进党地位的选举联盟上。

  从先前蓝白合作的案例中不难发现,民众党急于巩固并扩展自身的政治实力,在台湾民意呈现绿化的情况下,已经尽量避免涉入蓝绿的“统独”争斗,但“新中间路线”却无法为民众党提供清晰的发展路线,仍旧困陷于蓝绿恶斗的环境中。因此,利用民生议题争取同样反感于蓝绿恶斗的选民选票成为民众党发展的核心所在,也能理解为何其发言人多次发出“一切为民,只要有利台湾人民,就会努力争取,发挥党派作用”等等言论。只要国民党所提议案利于民众党做大做强,蓝白合作便有可能。同时,蓝白合作还可能出现在立法相关的议题上,譬如关于修宪将台湾的“双首长制”改为“内阁制”。国民党支持“内阁制”,有利于小党生存,民众党必然愿意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