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举蓝白合之难 难在何处?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00:02:45  


 
  民进党对国民党的“消灭式”打压同样对其他在野党派形成威胁。民进党在打压国民党的同时,对于柯文哲带领的民众党也持有高度警惕并意在压制其发展。据台媒报导,台湾“立法院长”游锡堃以斥责台北市警政部门执法不力、疏忽民意之举,施压攻击时任台北市长的柯文哲。民进党同时还对“立委”选举期间的7名民进党籍人士受民众党提名参加不分区“立委”进行除籍处分,认定这些原民进党人士是“叛党”。警告党内人士远离民众党。〔12〕民进党的系列操作显示民众党已被列为民进党长期执政的一大威胁,担忧柯文哲会对其地方选举造成威胁,为了避免民进党受到国民党和民众党的两面牵制,民进党定会加大对蓝白力量的压制,蓝白若未能形成合力共同对抗民进党的打压,届时其利用行政资源各个击破,蓝白力量在岛内的发展将更为艰难,民进党也将更进其在岛内的“独裁式”统治。

  (二)防止民进党裹挟民意破坏良性竞争的民主政治环境

  基于政党关系是政党制度中的重要政治关系,因此,政党合作或竞争对政党制度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政党制度的动力会因党际关系变化而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13〕台湾地区政党竞争的整体氛围已然脱离为民表意的初衷,全然成为政党利益的博弈场,也是对台湾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在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治斗争中,值得关注的是国民党提出关乎岛内民众健康的“反莱猪”食安议题,无论同意或不同意的票数,都未超过四分之一这个门槛。面对此种情景,美国前国务院官员王晓岷和唐伟康及智库学者史剑道三人一致认为,民生议题变成了政党对决,是把科学的问题交由政治做决定,有损台湾“民主模范生”的形象。〔14〕国民党的接连战败不仅体现出自身的整体性衰弱,更映射出台湾“公投”名存实亡,不再成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利器。民进党当局利用行政资源阻挡民众使用合法权利的行为对台湾民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扭曲,阻止民进党裹挟民意恶化台湾政治生态环境也成为蓝白合作的必要性所在。

  台湾社会所期待的公平选举、多党竞争、政权和平转移的民主正逐渐消弭。表面看,台湾民主的发展似乎很早就达到了这些标准,但政党的功利性发展使其蒙上了一层欺瞒的色彩。民众文化不足,受政党意识形态高度对抗影响导致一些问题沉屙固化,难以解决。政党利用民意支持获得合法性权益后专注于扩展自身行政权力,淡化民意代表功能,甚至借助媒体普及化的趋势,掌控媒体以欺骗性的政治文宣蒙蔽和压制民众中的反对声量,为政党的利己行为树立正当性。专权、贪腐、老旧是台湾社会对国民党形象的认知,外加国民党变革的不彻底使其在岛内的发展日渐低迷,其对手党派民进党通过操控媒体(打压反对媒体、培养“政府”网军)、修改课纲等方式对台湾民众进行着“温水煮青蛙”式的洗脑,灌输“台独”理念,壮大自身支持群体。壮大后的民进党也难以避免地产生了和国民党一样的问题,专权、贪腐等问题时常被报导出来。台湾的政党竞争也越来越走向党派利益优先的功利型竞选。党派的竞选承诺往往在获取合法性地位后被抛诸脑后,一度引发民众的不满。但民众的不满都被民进党通过操弄“统独议题”而转移了视线,国民党作为支持统一的一方也被划分到“卖台”的阵营中,人们的对党派政治的不满都被归结至所谓的“中国因素”,忽视了台湾民主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当下独靠国民党一党之力难以与民进党当局相抗衡,若放任民进党当局持续操弄“统独议题”,台湾所追求的“民主”将持续异化,同时形塑民意,届时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党和民意相互裹挟扭曲发展的情况。长此以往,选举利益至上的政治生态变化将对国民党或是其他小党派获取选票形成冲击,泡沫化将不可避免。因此,在野党通力合作对抗民进党的“独裁式”统治不仅是在挽救深陷危机中的台湾“民主”,也是为党派自身的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