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举蓝白合之难 难在何处?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00:02:45  


 
  大陆方面从政党发展的角度对蓝白合作也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主要观点认为当下的形势对国民党而言十分不利,台湾已呈现民进党“一党独大”政局,国民党未来想要赢得大选,难度日渐攀升。台湾民众党柯文哲主动抛出的白蓝合作方案,或为翻转台湾政局唯一途径。〔26〕对于蓝白合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大陆方面也认为仍待考量。认为在过去的在野联盟合作(如2004年国亲联盟角逐“总统”“副总统”、2008年国亲合作提名“立委”,以及2014年“绿白合作”选台北市长等)中,政党可以最大限度整合在野战斗力,对执政者构成巨大挑战。在当前岛内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下,多方势力各有隐忧,政党合作并非易事,“要想实现‘蓝白合作’难度不小,高雄补选合作破局就是例证”。〔27〕

  综合以上分析,蓝白合作虽有利于牵制民进党的势力,但是在两党对彼此的顾虑、利用考量及岛内各方负面声量等影响因素的作用下都可能大幅提升合作的难度。不过岛内政治形势风云异变,也不能完全否定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四、蓝白合作的发展走向

  2024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牵动蓝白合作的未来前景。距离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的“二合一”选举投票仅剩不到半年,就当下民调数据而言,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支持度一直领先,如果蓝营依旧延续选举就激烈内斗、难以整合的现状,则同步映射“非绿阵营”无法得到有效整合,2024年“下架民进党”的几率便会受到影响,赖清德可能渔翁得利,这对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以及对区域和平稳定都将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民调排“第二”的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态度最受瞩目。侯友谊、郭台铭、柯文哲等“非绿人士”能团结一致反制民进党的话,2024翻转台湾政坛则存在较大可能性。此时,“在野”能否整合成为政党轮替的力量,民众党是否选择与国民党合作显得相当关键。

  2024年的蓝白选举联盟虽仍面临互不妥协的多重困境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契机。侯友谊自被国民党征召为2024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参选人以来,就面临着多方整合困境。有党内人士指出,整合部分不外乎就是郭台铭和韩国瑜的支持者,但至今也仍未和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有更进一步的合作态势,现在连韩粉也翻旧帐,指出侯友宜四年前未力挺韩国瑜选“总统”。国民党如今再陷疯狂内战之局,“非绿大联盟”、“执政大联盟”议题也被搁置。对于郭台铭,国民党现阶段难以处理,只能以“尊郭”作拖延,期待他归队。而对于“蓝白合”,目前主要有三条不同的路线:一是坚持反对“执政大联盟”的金溥聪派,认为“柯侯配”不会出现,国民党面对民众党要抬高身价,才能获得选举利益和价值。二是对“蓝白合”说“我们都可以喊出‘执政大联盟’的朱立伦派”,主要考量当前情势不佳,姿态过高恐不利于促成党派联盟。三是不排斥合作但心有忧虑的“郭柯配”一派,担心柯文哲做了郭台铭副手,民众党被“收购”、国民党地方派系倒戈。虽然国民党内心思各异,各方力量激烈角逐,但面对内外选举情势的变化,蓝白双方还是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合作行为。如国民党决定礼让民众党参选人蔡壁如,在2024台中第一选区的“立委”提名上选择不提名,被视为开辟“蓝白合”空间。其后,前民众党秘书长谢立功宣布不选基隆“立委”,选战从原本可能的4强相争演变为“三脚督”局面,基隆市长谢国梁称“因为谢立功的成全,国民党在基隆‘立委’选局非常有机会‘逆转胜’”。〔28〕就各个参选人的态度而言,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郭台铭在朱立伦提出“执政大联盟”、罗志强提出“政党轮替大联盟”后提出了“主流民意大联盟”呼吁非绿合作,邀请柯文哲、侯友宜坐下来谈,释出善意。柯文哲也主张“不政治分赃,成立联合政府”,而这必须要非绿阵营合作才有希望达成。多方变化都让非绿合作出现新的契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