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如何发展中日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张沱生(北京)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部主任
  编者按:如何发展中日之间长期友好合关系,是当前中日两国有识之士深思的重大课题。本文作者深入分析了当前两国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探讨了双方关系恶化的原因,提高了稳定、改善与发展中日关系的近、中、远期目标和政策建议,值得读者垂注。 

  关于中日间的主要摩擦与分歧 

  二○○四年下半年以来,中日在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全面爆发,涉及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领土及海洋权益问题、能源问题、日本军事力量发展与日美同盟问题、中国军事力量发展问题、中国潜艇进入日本水域问题、日本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等;双方的战略猜疑【一】亦进一步突显。这在中日恢复邦交以来还是第一次。此前中日关系曾在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六年陷入过一次低谷,但那时却不曾有这样多的摩擦同时出现,双方的争议也远未达到如此激烈的程度。

  在发生摩擦的众多问题中,最主要的是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领土及海洋权益问题。其他问题多与这三者有关系,有些则是直接由其所引发的。而两国间的战略猜疑则是双方诸多分歧的集中反映。从长远看,如果这三个问题能得到基本控制或较好的解决,中日间的摩擦将会明显减少与缓和,双方的战略猜疑也将显着下降。

  (一)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双方即几次因此发生较大的摩擦;在九十年代,摩擦开始呈现增多与加剧的趋势;进入新世纪后,历史问题已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

  无数事实表明,在历史问题上造成双方摩擦的主要原因是在日本方面,最大的祸源是日本的右翼势力,是它们美化、歪曲、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行,一次次地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给中日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干扰。而近十年来,随着日本社会思潮日趉保守和日本右翼势力在政府的影响不断上升,这种情况已变得愈发严重。自二○○一年起,小泉首相不顾中韩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连续五年参拜供奉有十四名二战因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政府两次批准右翼团体撰写的严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出版,是其中最突出的事例。日本方面的错误做法,使中日政治关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二】

  中日恢复邦交以来,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立场和表态曾逐渐有所进步,也曾多次对侵略历史做出反省并向中国道歉。其中一九九五年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的正式表态,对历史做出了比较全面的反省,承认了历史上日本对亚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并做了公开「道歉」。这至今仍是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正式立场。小泉首相二○○五年春在印尼纪念万隆会议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及同年八月十五日的讲话,也再次对日本的侵略历史做了反省。对于日本政府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这些进步,中国政府曾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在历史问题上的进步是缓慢的,日本的历史观与亚洲国家之间仍有较大差距;而日本国内频繁出现的美化、否认和淡化侵略历史的言行,包括小泉首相等高官的许多错误言行,又必然使日本官方的正式表态黯然失色。针对这种情况,二○○五年四,在雅加达会见小泉首相时,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希望日本落实其反省侵略战争的承诺,表达了中国政府既坚持原则又十分务实的态度和立场。

  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日本之所以存在相当混乱的情况,原因非常复杂,这与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遭受美国原子弹打击而产生的「悲情」有关,但战后日本民主改革不彻底,做成「夹生饭」,则是最根本的原因。对此,美国是有责任的,它在战后保留了日本天皇及天皇制度,在冷战出现、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更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很快调整了对日政策。【三】其后果是日本对军国主义清算不彻底,造成日本国民对侵略战争历史认识的普遍模糊与混乱,众多日本政治家对侵略战争历史持暧昧和遮掩的态度。这与在德国,法西斯主义被彻底清算,希特勒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形成很大的反差。

  一九九八年,韩日双方同意,日本就侵略历史问题对韩国做出正式书面道歉,从此「了断」历史问题。但不久之后,两国即因日本「教科书问题」和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摩擦再起,至今不已。这不禁让人想到,正式的决议和道歉固然重要,但在日本目前的情况下,要想一举「了断」历史问题并不现实。无论是在韩日之间还是在中日之间,要彻底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走相当长的路。

  做出上述判断,并非预言历史问题在廿一世纪必将长期给中日关系带来严重困扰。中日之间这段不幸的历史毕竟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日本的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制度被废除,制定了和平宪法,并建立起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虽然由于民主改革不彻底,军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幽灵不死,但其活动却为绝大多数日本人民所唾弃,其复活军国主义的梦想无法实现。日本民众在历史问题上存在种种模糊认识以至某些错误看法,这是中日两国民众产生隔膜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与日本右翼坚持皇国史观、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有着本质的区别。至于目前日本正在酝酿的修宪,因为它关系到日本未来的走向,关系到日本是否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否作军事大国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但是,即使日本成为军事大国也并不等于恢复军国主义【四】,对此应有清醒、科学的认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历史问题始终是一个涉及中国人民民族感情、民族尊严的大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廿一世纪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要进行坚决的斗争,对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采取的正确和错误的政策要加以区别,对广大日本人民则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其理解与支持。第二,对历史问题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要强调只有处理好历史问题中日关系才能健康发展,又要强调只有推动中日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历史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较好的解决。第三,对于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要有准确的定位,不应低估也不应跨大。日本的现行政策和其未来走向是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历史观只是对其发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在中日恢复邦交前及复交谈判中,台湾问题曾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或主要障碍之一。当年作为两国复交政治前提的「复交三原则」【五】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这充分说明了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两国关系较好的时期,在台湾问题上,双方曾发生过一些摩擦(最突出的如「光华寮审判」事件),但总的看,在两国关系中,台湾问题不及历史问题突出。但自九十年代中期起,随着日本抬升对台关系,批评中国反「台独」斗争,与美国全面加强军事同盟关系联合研发TMD(实际上将台湾包括在其同盟条约的覆盖范围内),台湾问题重新突显,并开始溢出政治问题的范围与安全问题联系,成为中日之间在政治、安全两大问题上的共同摩擦点。九十年代末,在台湾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摩擦一度有所和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