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陆在地区和全球经济中的经贸枢纽作用越来越突出,因为大陆的地理位置,在整个东亚,周边的所有国家都试图与中国大陆签订FTA,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贸易枢纽了。所以在这个枢纽结构中,你不同中国大陆签订某种安排,你以后就被排斥在外了。而且很多双边的FTA,都是排他性的。
因此我认为,对港、澳的特区政府,对台湾来说,这是需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CEPA的融合程度还不高
大陆从中也有获益的地方
CEPA第四阶段的协议,虽然对专业人士的认证等问题,做了一些新的补充规定,但是执行起来还是有很多问题的。不光是地方保护,最主要的是人的观念,很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港澳的服务业与内地很难真的一体化。
这里,双方的磨合程度,受到了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大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你不能将之视为单方面向港澳的优惠,是不对称的开放 。这个观点本身并不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开放也使大陆自己在进一步学习市场规则,也学习如何向世界市场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的时候,CEPA也促使大陆去按照WTO的规则,去切实执行一些市场开放的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等等。对大陆来说,这里有很多东西要学。从这个角度来看,收获也是双方面的。
CEPA的积极作用,是在社会与社会的交流的时候有了一个平台,以后推而广之,以后在内地与港澳三个社会的交流交往过程中,使这三个社会能够更加融合。
魏向东:CEPA政治效应亦突出
是非常有智慧的战略决定
CEPA效应暂不明显
未来可能还有潜在效应
我虽然是做经济的,但是对CEPA这个问题的经济研究,说实在的,我所见到的真正对CEPA所进行的数量化的研究,是非常少的,而且也都不是很有基础的东西。
一是CEPA的历史太短,第二是数据太少。而且即使从现在发出来的数据来看,看不到一个特别显着的功效在里面。从经济角度来看,暂时可以这么讲,CEPA的功效或者暂时还没有发挥出来。但是就未来看,CEPA不排除还有潜在的经济效应没有发挥出来。
CEPA的政治效应突出
是非常有智慧的战略决定
单单从签订CEPA这个经贸协定来看,表面上完全是大陆在给香港和澳门好处;因为我们从协定上看,都是大陆在单方面地开放,香港没有说给大陆甚么,完全是大陆在给香港甚么。但是长远来看,这实际上是一个能够让两方面都受惠的协定。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战略决定。
而且,CEPA签订的时间也非常重要,正好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而且签订的形式又是大陆开放市场给香港。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从政治上来讲,这一点非常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有这么多人讲CEPA对香港非常好、非常有用的原因。CEPA可以说达到了它的政治目的。而从经济上来讲,是双方都有好处。
由于签订的时间正好是香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正是香港政府急于寻找出路的时候,需要中央支持的时候,因此签订以后,这个政治效应就特别的大,对民心的牵动也特别得大。
就目前来讲,我认为主要是体现在这个方面。这个时间点很重要,当时的环境很重要,所以才能发挥这样的一个政治效应。
CEPA对香港所起到的效应,会不会对台湾方面起到同样的效应?我认为暂时是没办法起到的,因为很难出现这么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这么一种十分有利的环境,来发挥CEPA的政治效应。
可以进一步利用CEPA
香港营造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从经济方面来看,短期之内没有看到太大的效应,那么是不是长期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效应呢?我觉得两边还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取得更大的效应。
尤其是我觉得,香港方面还没有充分地利用到CEPA的功能。我昨天在电台听到香港的民建联在于暨南大学商讨港澳合作的问题,其中的一点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意义--谈到香港未来如何与珠三角这边合作呢?就是?,在发展高知识产业方面,香港可以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知识产权的交易中心,这个概念很有意思。
但是,这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实现得了的,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政府在这个方面给以重视和扶持。
另外,长远来看对大陆的影响,这也是需要进一步去研究的。比如说大陆到真的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提前对香港开放,究竟使得大陆提前做好了多少准备,去应对一些比较困难的、复杂的情况。
大陆可以更大度一些
政治的好处长远必将显现
对台湾而言,CEPA既可以是一张政治牌,也可以完全作为一张经济牌。如果从经济协定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在谈经济合作、自由贸易,完全是可以纯粹经济的。
如果大陆和台湾坐下来,纯粹从经济的角度去谈CEPA 的好处,谈大家相互达致甚么样的好处,比如双方开放市场,我觉得难度可能就没那么大。但是唯一的难度,就是在目前的环境底下,大家还是会猜测背后的政治动机。就是说,两岸往往很难纯粹从经济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我觉得,中国大陆的政府在谈这个的时候,可以更放开一点,更主动一点。因为这样的经济协作,从长远来讲,还是会导致政治的好处。就是说,毕竟进一步的开放、进一步的融合,就像香港和大陆一样。这就是因为长期的融合、经济的交流,到了一定的时候,大家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亲密感。因此,先要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去开放,那么有可能从长远来讲达到一个政治效果。
但是如果急功近利地从政治角度出发,去做这个事情的话,那是很难有希望做得成的。尤其是在台湾目前这种环境底下,不同政党还可以用两岸问题作为重要的牌来打的时候,这样做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台湾选举的时候,大家都在谈台湾内部的经济怎么搞,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摆明立场,包括对两岸的看法;在这样的情况底下,你才可能很顺利地去签订类似CEPA这样的东西,而不会受到政治的干扰。
在类似CEPA的问题上目前两岸可以做什么
郭震远:
即使不叫CEPA,但是两岸经贸联系的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机制化方面,大家有甚么想法、评论,很希望大家再发表一下看法,有一点说一点,有两点说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