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论坛
2006年11月号,总第107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CEPA与两岸四地经济发展

  蔡宏明:港台可以先试图建立示范架构

  如果从大陆在推动与其他经济体或者是国家之间的FTA或者是其他经济合作机制的这种发展的轨迹来看,这些经济合作的发展,都是从一个双方利益的共同探讨,以及可以发展合作的空间的追寻上面切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协议,都会先成立一个共同的研究工作小组,不管是跟智利、跟新西兰,甚至跟东协,都有这样一个机制。

  当然,当初CEPA在发展的时候,事实上商务部与特区政府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研究的课题在做。所以,一个具体的发展模式是,两岸如果是要走向经济合作的一种制度化的安排,一定要先从基本利益跟可行空间的探索上面,共同有一个起步,纔有办法找到未来可以走的路。

  对于这一点,我建议,在两岸还没有办法去突破一些所谓政治的争议之前,台港、台澳之间,能不能有一些示范性的效果。换句话说,我蛮希望能不能以香港来作为两岸来思考进一步走向经济合作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其实有它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在追逐这样一个发展空间的时候,我们会面对一些刚刚我们所提到的,涉及公权力的协商跟互动的问题,那这些问题怎么来解决?我一向认为,如果两岸四地能够找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重要课题,从这些课题切入,是可以建立一些模式的。

  我们刚才有提到,台湾的银行、证券业者要到中国大陆设立分行,面对着两岸金融监理的协商问题。事实上台港有没有这种空间呢?还是有的。今天有这么多的台资企业到香港上市,对香港股市的健全发展是有帮助的。我们知道,香港的股市,过去一直是以地产股、银行股为主要板块。如果能够借助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来带动香港的科技股板块的话,这对香港股市的健全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是如何营造一个台资企业可以到香港来上市的空间,其实也需要香港的证监会与台湾的证期局之间,去进行资讯的交流、人员的往来,甚至能不能有一些证券监理的安排或协议,这些都应该建立一些示范性的架构。

  换句话说,其实未来两岸经贸要走向一个制度化的发展,虽然有一些政治的难题有待双方用耐心来克服,但是如果能去建立一些可操作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对未来的发展,会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周八骏:零敲碎打
      可以先从低层次开始


  两岸比较困难的,就是涉及到公权力的问题。我刚才讲客观的困难比较大,但事在人为,我们还要努力。

  一个是“零敲碎打”。双方条件成熟了,可以对某个单项的协议先签。

  另一个是大陆以大事小,可以吃点亏。

  第三,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香港跟台湾,可以以地区公权力机构的形式,做出一些突破性的尝试。比如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台北市政府,或者跟高雄市政府,你不能跟“中华民国政府”,不要涵盖整个台湾,前边不要挂“中华民国”,来签订一些涉及公权力的协议。尽量以低层次开始,不要追求高层次;不要求全,求全就难。当然,这个要有适当的政治气候。

  这是我的一些操作性的想法。
  
  胡伟星:两岸若签CEPA
      对台湾民众和企业都有利

  如果从CEPA订立的背景来看,它是港澳与珠三角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一体化特征之后,中央政府再与两个特区政府一起商谈并作出制度安排。实际上,CEPA是把已有的现实加以制度化。

  两岸在经济一体化上已经有了一个现实,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实是已经有条件去签订这样一个合约,把现实加以承认并加以规划,现实是有这个必要,有这个条件了。

  实际上,两岸不是没有在涉及公权力的问题上达成过协议,以前就有过。只是用甚么方式、有甚么样的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能够签订这样的协定,我相信对台湾的企业和民众,都会有很大的好处的。

  前瞻一点看,如果双方的资本能够自由流动,资本市场开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使双方的经济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

  魏向东:体制的不同性也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协调的困难性是必须重视的。在港澳与大陆之间,照理不存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那种很强的政治障碍,但是为甚么协调还那么困难呢?这就是体现在制度的不同上,体制的不同上,体制的不同性也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障碍。

  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等大陆逐步逐步地国际化,在制度上逐步改善。但是这是要时间的,急不来。

  因此我们只能一步步来,一块块来,甚么条件够了,就先做一些。要尽量先体现出优势来、好处来,然后让大家觉得这样做是有好处的,然后就一步步做下去。
  
  杨允中:港澳和台湾之间可以启动民间模式

  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关注两岸在这个方面怎么协调。因为两岸四地是四个WTO正式成员,虽然在这四个成员之间有不对称的问题,其中三个的规模与大陆比都非常小,但是从法律上讲,则完全是对等的。所以大陆与台湾之间,香港和澳门分别与台湾之间,都可以在官方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一步启动民间的形式。我觉得这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怎么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整合,CEPA现在实际上是创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当然,这里有很多东西有待完善,还有很多空间有待进一步利用。祗要蕴育在民间的智慧得到开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