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日本方面来讲,就是“借船出海”,日本政府现在想修宪,想进入安理会,想谋求所谓的正常国家的地位,但这些都需要美国的许可,所以日本就在努力迎合美国,当好它的小兄弟。另外中国愈加强大,日本也愈不甘心,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本都是世界第二,所以其失落感是非常强的,也就只能依托于美日同盟提升其自身的影响力和作用。
中评社记者:对于安倍政府的做法,日本民众其实反对意见颇多,您怎么看这一反差?
袁征:我认为,日本的民调是一个互为塑造的过程,而且我一直怀疑日本民众真正的态度。安倍在议会里面居于主导地位,尽管有反对声音,他还是可以按照自身的想法做的。尽管安倍所做之事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但是在国际上已经有了美国的默许,日本国内的新一代的民众也不见得对和平宪法有多么强的留恋。而且,如果说日本是以追求正常国家之路为其志向和抱负的话,我觉得这种反对的声音会越来越小。而且日本年轻一代对于战争和苦难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淡漠,所以,从长远来讲,日本变成正常国家的趋势是不可逆转、无法阻挡的。
中评社记者:涉及东海、南海问题上,美国一直公开表态不持立场,但是其做法却与其讲法并不一致?
袁征:美国一直讲不持立场,但实际上它已经有所偏颇。美国很清楚钓鱼岛主权问题是有争议的,但现在日本是美国的盟友。在乌克兰事件之后,美国受到较大的冲击,大家在质疑它在关键时刻是否能靠得住?所以美国面临很大的压力,于是乎,它目前所做的就是拢住日本,给其盟友切实的承诺。至于南海问题,美国既不希望平静下来也不希望爆发战事让中美面对面碰撞,换句话说,美国并不想深度介入但它又需要利用南海问题,所以它才在其中不断挑事,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假设南海不存在问题,那么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需求一定会降低,而美国不愿看到这一点。美国所做的一切是以其利益和诉求为支点的,所以对于海洋利益,它也一直在想如何能够扩大自身在这一地区的发言权和主导权,以此来牵制中国。可以说,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互相竞争,但又竭力避免正面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