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从B站破圈,看青年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4-21 10:20:35


 

  今年3月末,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与B站联合主办了第三届中国华服日线上晚会,共青团中央在B站平台全程直播。B站精心准备了730分钟的直播和320分钟的录播节目。

  其中,UP主“古琴诊所”(上海自得琴社)带来了一段有趣的民乐表演。泛黄的古画背景色中,一群人身着中国古代服饰,奏起《七子之歌》,仿佛古画中的乐师“动”了起来。此前,琴社与中国装束复原小组合作,演奏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插曲的视频,在B站、微博和YouTube等平台获得超过5000万点击。在YouTube上,他们收获了俄罗斯、法国、克罗地亚、巴西、日本等外国粉丝。有网友评论:“他们也许就是下一个李子柒。”

  琴社成员大部分为80后、90后。成员唐彬回忆,他从小学习西方乐器长笛,但彼时是被父母逼着学的,自己并不喜欢。高中时,偶然有一天,他看到电影《英雄》中的一场棋馆戏,被剧中人物弹奏古琴的一幕击中灵魂。此后,他不惜逃课都要偷偷去学古琴,直到今天,成为一名古琴老师。“这就是自己喜欢,和父母逼迫的区别。”他说。

  琴社想到用古画形式进行民乐表演,背后其实有一番纠结。成员白无瑕坦言,此前她单独弹奏古曲的视频,在B站流量很低,古曲貌似“调不成调”,许多年轻人压根听不懂。可一旦她用古琴弹奏影视、动漫音乐,这些耳熟能详的现代歌曲,与古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往往成为年轻人喜欢的爆点。

  同样,从事古代服饰和妆发考据的王乔叶,此前一直苦恼于现代人的审美并不接受真正的复原古装,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成员们意识到,单纯的民乐作品、服饰复原作品,曲高和寡,倒不如两者结合,用综合的审美形式对表演进行包装,于是便有了“国画动起来”的演奏,结果真的火了。但这也从侧面表明,曲高依然和寡,真正听懂民乐、对民乐感兴趣的年轻人仍是少数。

  既然听不懂,B站网友们为什么喜欢方锦龙的节目呢?有网友这样回答:大概是当作炫技秀在看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