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从B站破圈,看青年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4-21 10:20:35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老师秦毅抱有相同的困惑:“从音乐角度来看,方锦龙的演出并没有特别的突破和创新之处,为什么这次在B站火了?”有人告诉她,有几首曲子是B站网友耳熟能详的动漫歌曲,这就是吸引年轻人的“特别之处”。

  秦毅认为,快节奏的生活、丰富的信息选择,让现代人不太能静下心来,欣赏音乐的内涵。年轻人喜欢国风,更多出于玩乐,以寻找丰富的情绪刺激为目的。但这种玩耍心态未必不好。“中国古代的音乐家们,大多也是兼职,以乐会友,始于爱好。”秦毅说。反倒是近百年,中国乐器的演奏“职业化”以后,似乎非要在一个正式场合严肃完整地表演不可。

  潘霁形容年轻人的国风创造,常常是通过一种“当代的蒙太奇拼贴”手法呈现一场场视听奇观。老一辈不少人将传统文化视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教育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标志,并不断地在实践中仰视和致敬经典。而年轻人在追求国风创作中,更多偏好适宜公开展演的景观,甚至奇观,综合运用强烈的感官刺激和身体姿态的在场表演,制造出既让人熟悉又充满陌生感的亚文化体验。

  如此来看,国风是一个青年文化标签,但也只是标签。对待传统文化,“Z世代”更加自由放松,玩在其中,与老一代截然不同,与主流社会期待的“国学复兴”之间,或许还需形成更有成效的双向对话和相互理解。

  舞蹈

  高山流水觅知音

  几乎每一位被采访的B站老粉丝,回忆第一次上B站的缘由,都说是为了看番剧(动漫)。然而之后,就被B站其他视频内容吸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