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博弈撞船危机 中国强硬捍卫钓鱼岛主权
http://www.CRNTT.com   2010-10-03 23:53:07


 
一、日本释放中国船长 中国力量显威

1、被扣船长回家 日本钓鱼岛算盘没打响

  延烧了两个多礼拜的中日钓鱼台撞船事件,终在船长詹其雄获释后落幕。9月25日凌晨4时,被日方非法抓扣17天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安全返抵福州。自撞船之日起,北京和东京之间你来我往,双方对抗不断升级。对于中国来说,詹其雄船长能否回家并不只是一个公民的安全与自由在海外遭受非法侵犯时能否得到祖国救助和保护的问题,也关系到一片被他人窃据的领土的主权地位问题。(北京国际在线网)

  中日过去围绕钓鱼船多次发生冲突,但这一次相当不同。一是日方以中方渔船冲撞巡逻船为由,首次登船、扣船、扣人,并声称要以国内法为依据进行审判。二是中方在否认撞击对方的同时,一再提高外交抗议层阶,甚至由国务委员戴秉国罕见地打破外交惯例于凌晨紧急召见日本大使。最终令日方释放除船长之外的十四名船员和被扣渔船。不仅如此,中国还首次宣布派渔政船到钓鱼岛。(新加坡《联合早报》)

  日本先是有预谋地冲撞中国渔船,并一再“拘留”被其非法绑架的中国船长詹其雄,否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态度蛮横,企图将钓鱼岛置于日本法律管辖范围,以达到永久侵占钓鱼岛的目的。但是,中国政府、中国民间的反应似乎超出了日本的“预料”,事情并没有按日本设计的那样推进。(北京《经济观察报》)


2、反制不惜代价 中国外交尽显强大实力

  为期17天的撞船争议可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中日理性交涉,为期十天左右,直到十九日中方宣布制裁措施;第二阶段,中方来硬的,中止了二十项两国交流,直到温家宝在纽约警告日本勿一意孤行,“主权问题绝不退让”,才结束争议。(台湾《中国时报》)

  日本放人,是因为中方政府的“间接施压”发生了直接效果,主要体现在:停止了人员交流,不顾损失展开了经贸“制裁”,甚至于逮捕了“违法的日本公民”等,这些举措导致日本国内“举国一致”的舆论发生了变化。但从国际舆论的角度来看,日本软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事件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怒,虽然两岸三地的保钓活动在政府的约束之下,难以大规模展开,但海外华人全球规模的保钓活动已经风起云涌,这对日本产生的国际压力难以估计。(北京中国网)

  北京外交界的一位消息人士分析说:“日本不堪中方压力,在面子和经济利益中选择了后者。可以说,中国‘外交力量’获得了胜利。”以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力量为基础使周边国家屈服的“外交力量”,正是中国稳步走向外交新模式的表现。专家原来预测说,日本至少会处以罚款,但日方没有这样做,而是完全按照中方要求无条件放还。这同此前宣称“严惩故意冲撞巡逻船的船长”时的坚决态度截然不同。(韩国《朝鲜日报》)


3、中国寸土不让 日本错在误判中国决心

  据来自日本的消息,日本内部认为,中国渔船近年出入钓鱼岛海域逐渐频繁,其背后有中国政府默许乃至纵容的因素。甚至有评论认为,中国军方有密谋夺取钓鱼岛的计划,不排除中国渔船的活动是与中国军方浑然一体的行为。不但是日本国内,就连美国五角大楼人士也持有这一观点。这些“阴谋论”思维就是导致日方此次错误研判局势,并采取国内法强硬措施的直接导火线。(香港中评网)

  据《法兰克福汇报》分析,中国这一次之所以不考虑与日本调和,显然是下决心要树立一个范例,让所有与中国有领土之争的国家都明白,在这种事情上与中国对立不是好玩的。日本这次所犯最大错误,就是误判中国的决心。(德国之声网)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两次延长扣押时间,恰恰跨越几个敏感时间:九一八国耻纪念日、22日中国传统家庭团聚的节日,仲秋节、29日,也就是再次延长关押船长期限的最后一天,是中日建交38周年纪念日。面对如此之多的敏感时段,日本竟然选择继续关押,足见其政治智慧之阙如。(新加坡《海峡时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