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新说,香港近年经济发展有点像是“上了全球虚拟经济的贼船”。(中评社记者摄) |
王春新:我讲两个问题,一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二是财政收入和地产泡沫的关系。
从经济学来看,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可以是并行的、互动的。多年来,香港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下降,二是财富分配的差距扩大,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两个问题的背后是香港经济结构性问题,也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失衡。香港近年经济发展有点像是“上了全球虚拟经济的贼船”,这贼船一个表现在房地产领域,另一个是金融领域。如何区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呢?简单地说,盖了房子让市民住,那是实体经济,炒卖房子就是虚拟经济。金融方面,为企业融资服务是实体经济,炒卖金融工具就是虚拟经济。
香港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背后,是制度性失衡。一方面是香港受到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影响,制造炒卖泡沫。二是政府功能定位不足,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又管得过多。我计算过,从1985年到现在,香港楼价涨了7倍,但人均收入只增加了3.5倍左右,也就是说,在过去25年一代人的时间里,香港楼价涨幅是人均收入增长的两倍。记得在八十年代,我们的员工(没有大学学历的),可以在北角买一套1000尺的单位,现在这样一个三十年楼龄的单位要800到1000万,四个大学生都买不起。可见楼价和收入高度背离。
全世界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有三种:一是“高增长低通胀”模式,也就是美欧模式,房地产发展快,房价增长缓慢。美国1890年至1990年的100年里,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四倍,跟人均GDP增长相近,但是楼价只跟通胀走,结果美国房地产占经济比重增加到30%左右,是制造业的2.5倍,金融业的4倍。二是“高增长高通胀”模式,这是中国大陆的模式,楼价和人均居住面积都有不少的增长。三是香港的“低增长高通胀”模式,楼价大幅攀升,但是居住条件却没有改善。怎样衡量房地产发展模式是否合理?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能不能推动经济增长,二是能不能改善居住条件,三是能否促进财富合理分配。香港的楼价拼命涨,泡沫破灭几次了,从90年到97年,由于楼价的增长,差不多增加了4.5万亿的市值,相当于当时5年的GDP;97年后房地产泡沫破灭,差不多去掉了5万亿的市值,相当于当时4年的GDP。现在楼价又回到当年的位置,这样上上落落对香港来说并非好事。回归15年,香港房地产从占接近30%的GDP变成现在只占18%,每年拖累GDP增长1.4个百分点。过去15年,香港的经济增长大概是3.5%,如果房地产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们的经济增长就有5%左右。矛盾在这里产生:经济发展被拉下来,居住条件不能改善,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平衡。
美国1996年之后房地产发展模式变了,出了大问题。但是此前100年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又能促进财富分配?我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楼价的增长不能高于收入的增长,楼价的增长若能跟通胀相适应,经济增长就能够用于改善居住条件。两个基本点:一个保障土地足够的供应,二是对房地产的增值征税。现在没有征税,等于变相鼓励炒房。香港楼价飞涨,但新住宅供应反而收缩,这是严重的市场失灵。所以从根本上讲,应该让房地产真正实现市场化,土地供应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政府要分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在那里,有的东西是政府管的,有的是市场管,有的是政府和市场一起推动,这里没有什么“积极不干预”的问题,新一届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文章。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香港“人多地少”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讲?香港四大发展商手上拥有土地1亿3千7百万尺,全部发展可以盖50万套房子;香港整体土地的开发才23%,如果再开发1%,又可以增加40万套房子;如果土地开发达到三成,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可以翻倍;市区重建还有很大空间。可见香港并不缺少土地,问题是怎么解决制度性障碍。高楼价,发展商未必赚更多的钱,97年之前香港每年盖2万8千套房子,现在每年只盖1万套,如果增加楼宇供应,民生得以改善,经济又能发展,发展商还可赚更多钱,何乐而不为?
香港财政收入和地产是极为密切的,这使财政收支建立在虚拟经济的同向变化上。楼市泡沫上升期,财政就有大量盈余,楼市泡沫破灭后,财政就连年赤字。这种关系很不正常,需要逐步加以调整。(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与工作机构无关。)
陈坤耀:有一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香港除了圣约翰大教堂之外,所有土地都属于政府,政府卖出去的地,大部分都在几个主要的地产商手上,那么怎么能说是一个自由市场呢?土地在香港不可能有自由市场竞争。我曾经叫我的博士生研究一个问题,香港在法律上完全没有进入壁垒,但为什么过去几十年,没有外国发展商来参与竞争呢?香港的分配出现极大裂痕,问题在于土地完全没有市场竞争,造成我们经济成长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