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9年1月1日,中国知识产权诉讼法律制度迎来历史性突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北京揭牌成立。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的启动,标志着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正式建立,同时也意味着分散于全国各省份法院的知识产权二审(即终审)将统一审判标准。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介绍,国家专门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商标、专利、原产地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谁来干、谁负责”。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要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泽强认为,《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是首个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出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纲领性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的全面提升。此前有观点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司法部门的事,该意见考虑到目前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总体不高,侵权案件多发等现象,明确提出不能仅靠司法部门,行政、社会力量都必须参与。
“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多环节、多方面,不能靠某个部门唱独角戏,有赖于行政、司法、执法等部门及相关从业机构和行业协会的通力协作,以及全社会对创新文化的认识和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郭泽强说。
我国司法保护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