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宣判彰显保护决心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2020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上升11.7%。出台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10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方便当事人举证、缩短诉讼周期、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赔偿数额,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金额同比增长79.3%。制定司法解释,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保护科研人员及其职务发明成果,激发创新活力。严惩盗版抄袭、恶意抢注、傍名牌等侵害著作权商标权行为。
为落实落细惩罚性赔偿制度,保证民法典关于惩罚性赔偿相关规定有效发挥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年3月出台了《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正确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最高人民法院还发布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其中之一就是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天赐)与安徽纽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纽曼)及其相关9人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
资料显示,2014年5月,广州天赐在市场上发现安徽纽曼正在销售相同的“卡波”产品,经鉴定,其产品的相关工艺、生产设备等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实质性相似。随后,广州天赐将安徽纽曼及其相关9人告上法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认定安徽纽曼及相关9人行为构成对涉案技术秘密的侵害,考虑侵权故意和侵权情节,适用了2.5倍的惩罚性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