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青年论坛:爱国者治港与建言
http://www.CRNTT.com   2021-05-30 00:09:43


 
  郭至君:大家对“爱国者治港”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也对如何培养治港人才提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很有启发。接下来由我主持下半场,在我们讨论共识之前,如果大家在主旨发言的时候没有讲尽兴的,可以趁现在进行补充。

  陈晓锋:我再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港漂”和新移民的问题。我觉得不能强调“爱国者治港”就要启用“港漂”跟新移民,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港漂”,他根本无法融入香港。无论新老香港人,都是香港人。我们在构建论述的时候,尤其面对有内地背景的治港人才,我们要怎么去论述他们,怎么给他们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鼓励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创业的命题。首先从顶层设计来说,从国家对大湾区的定位可以看出,我们要打造的大湾区是一个非常高端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是一个全球人才、全国人才的集合地,这个地方是最先进的。因此,我认为特区政府也好,内地的几个城市也好,有必要将大湾区的顶层设计做一个很好的宣传,使得年轻人和其他持份者对大湾区的顶层设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另外,特区政府虽然推动青年去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或发展,但它没有给青年群体做有针对性的划分。香港的一些专业人才,例如法律、会计、高级职业经理人等,去大陆绝对能够发展得很好,但是对于从事普通服务业的人来说,并不一定,所以对不同群体的青年,在宣传大湾区的概念时要有不同的对待。

  另一方面,大湾区政策不是消化香港青年问题的驼鸟政策,不能把香港青年的问题推到内地的城市解决,香港特区政府有责任在本地把青年问题解决好,把香港建设好,其实就是在建设大湾区,因为香港本身是大湾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

  我认为政府要做好高端人才的职业准入,包括商业纠纷解决的机制需要互通,这样可以确保高端行业实现在大湾区内的自由交往,比如说香港的法律人才可以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大湾区的内地会计师也可以在香港提供服务。有了执业的互相认证,高端人才根本不用引导,市场在哪里他们就会去哪里。反而政府要对普通的年轻人加以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大湾区的顶层设计,未来我们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香港需要怎样的人才。我就谈这两个问题,谢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