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为制造业升级插上数字化羽翼
http://www.CRNTT.com   2022-09-29 08:41:19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让工业企业的设备“连得上”,让生产流程“看得清”,让安全管理“防得准”,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赋能者”。统计显示,2019年至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三年翻了三番,预计2023年需求总量将达235.5万人。

  近三个月来,用友网络技术工程师李加金辗转了河南、山西、福建等多个省份的十几家企业。他驻扎在生产车间,和企业技术管理员、一线工人工作在一起,摸排企业上“云”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

  “工业App应用场景有什么拓展?”“传感设备对安全生产数据的采集是不是能满足需要?”——带着企业的需要,李加金忙着对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安全生产管理App进行迭代升级。

  “我们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就要迭代开发新应用和新产品。化工、冶金、能源这些传统行业对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的需求十分迫切。”李加金对记者说,近年来他明显地感受到,传统产业利用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正在加快。

  ——人才需求三年翻三番

  打通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的信息流,工业互联网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

  三年前,面对快速增长的工业互联网市场需求,李加金从制造业的软件开发转向更细分的领域——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和架构的研发设计,成为一名“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李加金的工作,囊括了网络架构应用设计、智能感知层开发以及硬件集成,从而通过一张工业互联网和连接数万终端的上层智慧应用,让工业企业的设备“连得上”,让生产流程“看得清”,让安全管理“防得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