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我国稳步推进绿氢规模化应用与产业链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7-15 17:27:03


 
  针对业内关注的制氢成本高的问题,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经理张云表示,随着光伏电力成本的不断降低,利用光伏发电进行电解制绿氢的光伏-电解路线有望成为平价的绿氢制取方法。从长远来看,绿电和绿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制氢的碳排放问题,还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储存性问题,是社会实现深度脱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氢能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难题,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效。今年以来,中国石化“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管网集团成功实施9.45兆帕全尺寸非金属管道纯氢爆破试验;中国石油宁夏银川宁东天然气掺氢管道顺利通过加压和测试,为我国大规模、低成本、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未来,要以绿氢和储运技术为重点,依托项目加快推动技术装备创新,推广应用国产自主化装备,有效降低氢能应用成本;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种路径,建立以绿氢为主的氢能产业供应体系,扩大绿氢应用规模,挖掘绿氢在重点行业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绿氢支持性电价政策,完善绿氢市场化机制,健全覆盖氢储能的储能价格机制,探索氢储能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监管机制,推动绿氢在各领域规模化发展应用。

  “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道路,持续加强技术研究,鼓励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工程应用中迭代升级,努力加快从跟跑到并跑乃至于领跑的转换,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实现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科技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在日前召开的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开幕式上表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