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双C论坛:中美需要更成熟框架管理
http://www.CRNTT.com   2024-02-06 00:11:49


 
  我认为,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两国都把负责任、安全、可靠、可控和公平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原则;二是两国在伦理规范方面都非常重视隐私保护,避免数据和演算法中的偏见和歧视;三是两国都致力于推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框架,以及人工智能去风险的建设,提高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四是两国都有意扩大科技合作和对话,与多方协同,并且为国际合作制定有原则和可协调的方法。

  但未来短期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个风险。在美国总统大选到来之际,对人工智能所涉及的舆论安全领域的治理更需要理性。面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选举假消息,双方应该积极保持沟通管道的顺畅,以免因为涉及虚假的涉华资讯或者不实言论恶意中伤而导致战略误判,甚至外交危机,破坏两国的信任基础。

  另外,大家都说中美是战略博弈或者竞争,究竟争什么?可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第三方因素的争夺。这里的争夺是一种正向争夺,就是谁更能赢得更多支持,谁更能确保和全球其他国家各方的挂钩和连通,可能也将决定中美战略博弈的结果。从未来看,现在欧洲各方对中美关系非常关注,也并不希望被所谓的中美竞争所撕裂。如果欧洲能够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保持一定的战略自主性,世界也难以彻底分裂为两个阵营。同时,欧洲对未来特朗普可能卷土重来的前景非常担忧。

  现在,由于欧洲的精力部分转向巴以,在乌克兰危机上的对华压力实际上有所减弱,而且欧洲期待中国能够在两场危机中发挥调停作用。从未来看,中美战略博弈态势难以扭转,对美国来说,两国管控危机、稳定关系是必要的,对欧洲来说,肯定也希望拉住美国。在中国看来,欧洲对华政策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的趋势已经出现,欧洲可能会担心,随着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中国在对欧交往中可能会把欧洲置于中美博弈的大框架下,这也会对中美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在实施对欧政策时,需要跳出中美博弈框架,从中欧之间的需求上来考虑相关政策。

  张立荣:谢谢孙成昊,刚才谈的角度有些变化,也比较新颖。谈到了如何评价这次中美领导人会晤,谈到了美方的观点和双方的再接触,另外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当中的一些因素也做了一些分析。下面我们请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征发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